郭婞淳 Tana.生日密碼《維心書苑》
Author

郭婞淳 Tana

  • Image   郭婞淳 Tana
  • 台灣舉重運動員
    維基百科: (阿美語:Tana,1993年11月26日),舉重運動員,出自臺東縣阿美族馬蘭部落,於臺灣宜蘭縣出生,郭婞淳為其漢名。畢業於國立臺東大學附屬體育高級中學、天主教輔仁大學體育學系。現為天主教輔仁大學體育學系副教授(專業技術人員—副教授級)。生涯囊括各項重要舉重賽事金牌,包括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和2020年東京奧運舉重女子59公斤級金牌、五屆世界舉重錦標賽金牌、2018年亞運舉重女子58公斤級金牌及五次亞洲舉重錦標賽金牌。2017年創個人挺舉最佳成績142公斤,為當時女子58公斤級挺舉世界紀錄。在國際舉重總會於2018年調整量級後,現為舉重女子59公斤級挺舉、總和兩項世界紀錄保持者[2][3]

    舉重生涯[編輯]

    青少年時期[編輯]

    郭婞淳在國中就學期間原是籃球、田徑雙棲選手,後兼練舉重,國三時在2009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獲得舉重國女組53公斤級金牌[4][5][6]。升學至臺東體中後,郭婞淳開始專練舉重,她在2010年陸續獲得亞洲青少年舉重錦標賽53公斤級銀牌、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高女組53公斤級金牌[7],並在該年首屆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舉重項目以總和174公斤獲得女子53公斤級銀牌,為首位在青年奧運奪牌的臺灣選手[8]

    2011年,她以17歲之齡入選亞奧運培訓隊,並在當年亞洲青少年舉重錦標賽以總和212公斤獲得58公斤級銀牌[9][10]。11月首次參加世界舉重錦標賽,在女子58公斤級以總和212公斤級排名第十[11]

    成年時期[編輯]

    58公斤級[編輯]

    郭婞淳在2012年1月的選拔賽中,以總和223公斤的成績入選2012年倫敦奧運代表隊[12]。她在韓國舉行的亞洲舉重錦標賽以總和228公斤在女子58公斤級居次,首次獲得成年國際賽事獎牌[13]。倫敦奧運賽場上,郭婞淳在58公斤級項目原以抓舉99公斤、挺舉129公斤、總和228公斤排名第八[14],後因其他選手藥檢問題,排名遞升為第六。

    2013年,郭婞淳在國際賽事成績不斷提昇,她先在6月亞洲舉重錦標賽女子58公斤級以抓舉102公斤、挺舉134公斤、總和236公斤獲得金牌[15]。7月世界大學運動會再以抓舉104公斤、挺舉134公斤、總和238公斤,三破世大運紀錄奪得金牌。10月東亞運動會以抓舉102公斤、挺舉135公斤、總合237公斤摘金後[16],同月底更在世界舉重錦標賽以抓舉108公斤、挺舉133公斤、總和241公斤奪下女子58公斤級金牌[17]。郭婞淳成為陳瑞蓮(1998、1999)、黎鋒英(1999、2001)之後,在世錦賽摘金的臺灣女子舉重選手。最終憑藉該年成績,郭婞淳獲得2013年體育運動精英獎最佳女運動員,教練林敬能也獲得最佳教練獎[18][19]

    挾著2013年的出色成績,郭婞淳被看好能在2014年仁川亞運爭奪金牌,但卻在五月訓練時被槓鈴壓傷右大腿股外側肌,造成肌肉80%斷裂[20]。最後雖能在亞運出賽,但僅以總和219公斤位列女子58公斤級第四。十一月世錦賽則以總和223公斤位列女子58公斤級第六,無緣衛冕[21]

    2015年,郭婞淳成績逐步回升,她先在三月的國內賽事青年盃舉出總和230公斤[22]。十一月世錦賽則以抓舉104公斤、挺舉133公斤、總和237公斤獲得銅牌[23]。2016年亞錦賽,郭婞淳以抓舉103公斤、挺舉135公斤、總和238公斤奪金,並獲選該屆亞錦賽最佳女舉者[24][25]。以奧運金牌為目標的郭婞淳在該年裏約奧運舉重女子58公斤級參賽,最終抓舉102公斤、挺舉129公斤、總和231公斤,成績不如預期,但仍獲得該量級銅牌[26]。同年11月在世界大學舉重錦標賽以總和230公斤奪金[27],並在12月體育運動精英獎頒獎典禮獲頒最佳運動精神獎,以表彰她傷後復出的成就[28]

    2017年,郭婞淳先在國內全國青年盃舉重錦標賽以總和236公斤奪金[29],之後在四月的亞錦賽,以抓舉104公斤、挺舉137公斤、總和241公斤成功衛冕金牌[30]。其中挺舉137公斤寫下個人新猷,總和241公斤則追平2013年世錦賽創下的個人最佳紀錄。2017年8月21日,郭婞淳在台北世界大學運動會的女子58公斤級,先以抓舉105、107公斤兩次打破大會紀錄[31]。接下來以挺舉136公斤破大會紀錄後,最後一次挺舉挑戰超越世界紀錄1公斤的142公斤成功,以總和249公斤奪得金牌[32]。憑此成就,郭婞淳獲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頒授五等景星勳章[33]。她在12月再以抓舉105公斤、挺舉135公斤、總和240公斤第二度奪得世錦賽金牌[34]。最後在年底舉行的體育運動精英獎頒獎典禮,再次獲得最佳女運動員殊榮[35]

    2018年,第二度參加亞運的郭婞淳獲選為雅加達亞運開幕典禮的代表團掌旗選手[36]。本次亞運,郭婞淳在舉重女子58公斤級以抓舉105公斤取得領先,並在挺舉開把舉起125公斤時,即確定擊敗勁敵泰國選手蘇坎雅,首度摘下亞運金牌[37]。她在第二次挺舉設定133公斤,但賽事人員將一邊重五公斤的白色槓片錯裝成重2.5公斤的紅色槓片,造成她實際舉起重量為130.5公斤[38]。郭婞淳抗議後選擇接受第二次挺舉成績,依規則記錄為130公斤[b],最後在第三次挺舉挑戰143公斤新世界紀錄失敗,以總和235公斤成績結束亞運賽事。

    59公斤級[編輯]

    國際舉重總會於2018年7月重新劃分量級[39],原先參與58公斤級賽事的郭婞淳在亞運後轉戰59公斤級賽事。同年11月在採新量級制的首次世錦賽,郭婞淳以抓舉105公斤、挺舉132公斤、總和237公斤在女子59公斤級奪得金牌,其中抓舉及總和成績也在賽後成為新量級的世界紀錄[40]。年底再參加和世錦賽同屬2020年東京奧運積分賽事的卡達盃,以抓舉103公斤、挺舉130公斤、總和233公斤奪冠[41]

    2019年,在臺灣全大運以總和225公斤摘金後,郭婞淳參賽該年亞錦賽,為她參加的第三場東京奧運積分賽,最終以抓舉106公斤、挺舉137公斤、總和243公斤奪金,三項成績皆打破女子59公斤級世界紀錄[42][43]。七月至日本移地訓練後,九月赴泰國尋求在世錦賽女子59公斤級連霸,但遭遇自64公斤級降級參賽的北韓選手崔孝辛挑戰。崔在第三次抓舉先以107公斤打破郭婞淳保持的106公斤世界紀錄,於抓舉取得一公斤領先,並在挺舉項目的三次試舉皆成功,其中第三次挺舉舉起138公斤,打破郭在亞錦賽創下的世界紀錄。但郭婞淳也在挺舉項目確賽把握三次試舉機會,最後一次更成功舉起140公斤刷新紀錄,並以總和246公斤的新世界紀錄成功連霸世錦賽[44]。返國之後,郭婞淳於十月代表台東縣於全國運動會出賽,在女子59公斤級挺舉嘗試挑戰141公斤失敗,但仍以抓舉100公斤、挺舉137公斤、總和237公斤寫下大會紀錄[45]。12月至天津參加屬奧運資格賽的世界盃,選擇不降體重以60公斤越級參加女子64公斤級賽事,最終以抓舉105公斤、挺舉141公斤、總和246公斤僅次中國選手鄧薇,摘下銀牌[46]。憑亞錦、世錦五破世界紀錄的成績,郭婞淳獲得當年體育運動精英獎最佳女運動員獎,成為該獎項設立後首位三度獲最佳運動員獎者[47]

    2020年受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使包括東京奧運在內的國際賽事停擺,郭婞淳僅在臺灣參加模擬賽事及全大運[48][49]。2021年,郭婞淳先在國內的青年盃女子64公斤級賽事出賽,以抓舉107公斤、挺舉133公斤,總和240公斤摘金,其中個人較弱的抓舉項目經加強訓練後,開把抓舉重量即成功舉起105公斤[50]。4月在塔什幹舉行的亞錦賽為郭婞淳在疫情後參加的首個國際賽事,於女子59公斤級壓軸上場,抓舉第三把舉出個人生涯最佳的110公斤,刷新世界紀錄。加上挺舉137公斤成績,總和247公斤也改寫世界紀錄,兩項世界紀錄、三面金牌和個人第三張奧運門票一併到手[51]

    郭婞淳在東京奧運前獲選為開幕典禮掌旗選手,是她繼2018年亞運後再次獲選[52]。也因為她在近年賽事的成績,在賽前被視為代表團的奪金重點[53]。郭婞淳在7月27日的舉重女子59公斤級項目先以抓舉103公斤取得七公斤領先,挺舉開把125公斤成功,在第二次試舉133公斤成功前即確定奪得該項目金牌[54][55]。她在最終試舉挑戰新世界紀錄的141公斤失敗,以總和236公斤為東京奧運中華台北代表團獲得第一面金牌。抓舉、挺舉及總和成績皆為新的奧運紀錄,個人也成就在奧運、世錦賽、亞運、亞錦賽等國際賽事皆奪金的大滿貫紀錄。12月再於世錦賽以抓舉100公斤、挺舉130公斤、總和230公斤完成59公斤級三連霸,生涯累積世錦賽十金(抓舉一金、挺舉四金、總和五金)也超越陳瑞蓮的九金,成為在世錦賽奪金最多的臺灣選手[56]

    2022年,郭婞淳在國際賽場上隻參加作為2024年巴黎奧運排名依據的世界錦標賽,她在該項賽事中未能完成五連霸,但仍以總和232公斤獲得銀牌[57] 2023年,郭繼續在攸關奧運資格的亞錦賽和世錦賽出場,她在亞錦賽以總和230公斤奪銅,在世錦賽以較低的報名重量在C組先行出賽,最終以總和231公斤在59公斤級全部選手中位列第四[58][59]。最後在杭州亞運賽場,郭婞淳以抓舉101公斤、挺舉126公斤、總和227公斤拿下銅牌[60]

    個人生活[編輯]

    家庭[編輯]

    郭婞淳出生於宜蘭縣羅東聖母醫院[61],家鄉位於臺東縣馬蘭部落,為阿美族人[62]。幼時成長於單親家庭,母親在外地工作,由外婆扶養[63]

    慈善活動[編輯]

    郭婞淳的家境雖然並不富裕,卻曾於2016年1月用新臺幣150萬元比賽獎金捐贈救護車[61][64]。該輛救護車經羅東聖母醫院轉介,捐給較缺救護車的澎湖惠民醫院。[65]

    榮譽[編輯]

    • 總統教育獎(2011年)[66]
    • 體育運動精英獎—最佳女運動員(2013年、2017年、2019年、2021年)[18][35][47][67]、最佳運動精神獎(2016年)[28]
    • 中華民國第52屆十大傑出青年(2014年)[68]
    • 五等景星勳章(2017年)[33]

    國際賽事成績[編輯]

    年份 比賽 地點 量級 抓舉 挺舉 總和 名次
    1 2 3 名次 1 2 3 名次
    2010 亞洲青年舉重錦標賽 烏茲別克 塔什幹 53公斤級 70 74 76 90 95 98 174 [69]
    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 新加坡 53公斤級 72 75 77 3 90 95 97 3 174 [70]
    2011 世界青少年舉重錦標賽 馬來西亞 檳城 58公斤級 85 90 90 5 113 118 120 4 210 5 [71]
    亞洲青少年舉重錦標賽 泰國 芭達雅 58公斤級 85 90 92 115 118 120 212 [72]
    世界舉重錦標賽 法國 巴黎 58公斤級 90 94 96 11 118 122 122 8 212 10 [73]
    2012 亞洲舉重錦標賽 韓國 平澤市 58公斤級 94 98 98 123 128 130 228 [74]
    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英國 倫敦 58公斤級 99 101 102 10 129 133 133 5 228 6 [75]
    世界大學舉重錦標賽 以色列 艾拉特 58公斤級 100 102 102 130 130 133 232 [76]
    2013 亞洲舉重錦標賽 哈薩克 阿斯塔納 58公斤級 102 105 105 131 134 134 236 [77]
    世界大學運動會 俄羅斯 喀山 58公斤級 100 102 104 1 126 130 134 1 238 [78]
    東亞運動會 中國 天津 58公斤級 96 99 102 1 130 135 138 1 237 [79]
    世界舉重錦標賽 波蘭 弗次瓦夫 58公斤級 103 106 108 133 136 136 241 [80]
    2014 亞洲運動會 韓國 仁川 58公斤級 95 95 98 4 120 124 128 4 219 4 [81]
    世界舉重錦標賽 哈薩克 阿拉木圖 58公斤級 98 98 100 6 125 129 131 5 223 5 [82]
    2015 世界舉重錦標賽 美國 休士頓 58公斤級 104 107 107 4 133 133 133 237 [83]
    2016 亞洲舉重錦標賽 烏茲別克 塔什幹 58公斤級 97 100 103 128 131 135 238 [84]
    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巴西 裏約熱內盧 58公斤級 102 105 105 3 129 129 139 3 231 [85]
    世界大學舉重錦標賽 墨西哥 梅裏達 58公斤級 93 96 100 121 125 130 230 [86]
    2017 亞洲舉重錦標賽 土庫曼 阿什哈巴特 58公斤級 98 101 104 128 133 137 241 [87]
    世界大學運動會 台灣 臺北 58公斤級 102 105 107 1 133 136 142 WR 1 249 [88]
    世界舉重錦標賽 美國 安那翰 58公斤級 99 102 105 126 131 135 240 [89]
    2018 亞洲運動會 印尼 雅加達 58公斤級 100 103 105 1 125 130 143 1 235 [90]
    世界舉重錦標賽 土庫曼 阿什哈巴特 59公斤級 100 103 105 WR 128 132 132 WR 237 WR [91]
    卡達盃 卡達 杜哈 59公斤級 100 103 103 120 125 130 233 [92]
    2019 亞洲舉重錦標賽 中國 寧波市 59公斤級 100 103 106 WR 130 134 137 WR 243 WR [93]
    世界舉重錦標賽 泰國 芭達雅 59公斤級 103 106 106 133 137 140 WR 246 WR [94]
    世界盃 中國 天津 64公斤級 100 103 105 130 135 141 246 [95]
    2021 亞洲舉重錦標賽 烏茲別克 塔什幹 59公斤級 105 107 110 WR 133 133 137 247 WR [96]
    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日本 東京 59公斤級 100 103 103 OR 1 125 133 OR 141 1 236 OR [97]
    世界舉重錦標賽 烏茲別克 塔什幹 59公斤級 97 100 102 125 128 130 230 [98]
    2022 世界舉重錦標賽 哥倫比亞 波哥大 59公斤級 100 102 102 4 126 129 130 232 [99]
    2023 亞洲舉重錦標賽 韓國 晉州 59公斤級 98 100 102 128 132 135 230 [100]
    世界舉重錦標賽 沙特阿拉伯 利雅德 59公斤級 95 98 101 4 120 125 130 231 4 [101]
    亞洲運動會 中國杭州 59公斤級 97 99 101 3 122 126 128 3 227 [60]

    腳註[編輯]

    註釋[編輯]

    1. ^  中華臺北使用 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會旗作為在世大運的代表旗。
    2. ^ 《IWF Technical and Competition Rules & Regulations》Regulation to 7.5 Jury

    參考資料[編輯]

    1. ^ 林修卉. 接見世大運英雄 蔡英文:好好享受人民的歡呼. 蘋果日報. 2017-08-31 [2017-09-01]. (原始内容存檔于2017-08-31). 
    2. ^ Senior Women's World Records. International Weightlifting Federation. [2019-04-24].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1-07-05). 
    3. ^ 3面金牌+2項世界紀錄 郭婞淳的下一站:奧運. 愛爾達體育家族 ELTA Sports. [2021年4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1年4月22日). 
    4. ^ 唐佩君. 台灣青奧首獎 郭婞淳舉重奪銀. 中央社. 2010-08-16 [2018-08-19]. (原始内容存檔于2018-08-19). 
    5. ^ 李蕙君. 奧運舉重好手郭婞淳回母校「想要與眾不同就要...」. 聯合影音網. 2016-10-28 [2018-08-19]. (原始内容存檔于2018-08-19). 
    6. ^ 陳君岱. 「不想向命運低頭!」 郭婞淳靠舉重扭轉命運. 運動視界. 2018-08-07 [2018-08-19]. (原始内容存檔于2018-08-19). 
    7. ^ 詹健全. 郭婞淳尋父 先拼青奧. 蘋果日報. 2010-04-26. 
    8. ^ 黃建仁. 中華青奧奪首牌 郭婞淳舉銀. 蘋果日報. 2010-08-17. 
    9. ^ 詹健全. 郭婞淳連霸 挺破青女全國紀錄. 蘋果日報. 2011-04-24. 
    10. ^ ASIAN JUNIOR CHAMPIONSHIPS. IWF. [2021-07-10].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1-05-02). 
    11. ^ 2011 IWF WORLD CHAMPIONSHIPS. IWF. [2021-07-10].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1-05-04). 
    12. ^ 詹健全. 18歲郭婞淳 舉起奧運門票. 蘋果日報. 2012-01-16. 
    13. ^ 2012 ASIAN CHAMPIONSHIPS. IWF. [2021-07-10].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1-05-17). 
    14. ^ 女子58公斤舉重 郭婞淳第8名. 蘋果日報. 2012-07-31 [2018-08-19]. (原始内容存檔于2018-09-11). 
    15. ^ 王毓健. 郭婞淳舉金 3破紀錄 興奮到想哭. 蘋果日報. 2013-07-10. 
    16. ^ 龍柏安. 挺舉總合雙破大會 郭婞淳金勇. 蘋果日報. 2013-10-08. 
    17. ^ 王毓健. 台灣14年來第1人 郭婞淳掃2金. 蘋果日報. 2013-10-24. 
    18. ^ 18.0 18.1 陳國偉. 年度運動精英獎 郭婞淳獲最佳女運動員. 蘋果日報. 2013-12-18. 
    19. ^ 陳國偉. 年度運動精英獎 舉重教練林敬能. 蘋果日報. 2013-12-18. 
    20. ^ 龍柏安. 能上場就是奇蹟 郭婞淳帶傷舉第4. 蘋果日報. 2014-09-23. 
    21. ^ 王毓健. 舉重世錦賽 郭婞淳、江念欣無緣獎牌. 蘋果日報. 2014-11-11. 
    22. ^ 甘邦傑、簡子祥. 青年盃舉重賽 郭婞淳尋找自信心. 聯合影音網. 2015-03-26 [2018-08-19]. (原始内容存檔于2018-08-19). 
    23. ^ 王毓健. 台將世錦傳捷報 郭婞淳再添2銅. 蘋果日報. 2015-11-25. 
    24. ^ 黎建忠. 郭婞淳6把全過 9分力奪金牌. 蘋果日報. 2016-04-27. 
    25. ^ 王毓健. 錦上添花 郭婞淳獲選舉重亞錦賽最佳女舉者. 蘋果日報. 2016-05-01. 
    26. ^ 龍柏安. 郭婞淳爭金失利 林敬能:犯了2大錯誤. 蘋果日報. 2016-08-09. 
    27. ^ 王毓健. 世界大學舉重賽 郭婞淳輕鬆摘3金. 蘋果日報. 2016-11-26. 
    28. ^ 28.0 28.1 黎建忠. 【精英獎】獲最佳運動精神 郭婞淳:覺得今天自己很美. 蘋果日報. 2016-12-07. 
    29. ^ 詹健全. 郭婞淳奧運後台灣首秀 測試賽236公斤輕鬆奪金. 蘋果日報. 2017-03-05. 
    30. ^ 王毓健. 郭婞淳3金連霸 挺舉137公斤創個人新高. 蘋果日報. 2017-04-26. 
    31. ^ 林岳甫. 世大運》郭婞淳94狂! 抓舉兩度改寫大會紀錄 暫居第一. 自由時報. 2017-08-21 [2017-08-21]. (原始内容存檔于2017-08-21). 
    32. ^ 王毓健. 郭婞淳 破世界奪金 為台灣舉起榮耀. 蘋果日報. 2017-08-22 [2018-08-19]. (原始内容存檔于2018-09-11). 
    33. ^ 33.0 33.1 陳雅芃. 蔡英文頒五等景星勳章 舉重冠軍郭婞淳:至高榮耀. 蘋果日報. 2017-09-07. 
    34. ^ 王毓健. 郭婞淳壯舉奪2金1銀 世錦賽重返榮耀. 蘋果日報. 2017-12-02. 
    35. ^ 35.0 35.1 陳國偉. 鄭兆村 郭婞淳年度最強 體壇奧斯卡開獎. 蘋果日報. 2017-12-28. 
    36. ^ 黎建忠、賴德剛. 亞運開幕 台灣拼金 史上最大團 584名健兒征戰. 蘋果日報. 2018-08-19. 
    37. ^ 廖聿偉. 郭婞淳的金牌拼圖 隻差奧運. 自由時報. 2018-08-24 [2018-08-27]. (原始内容存檔于2018-08-27). 
    38. ^ 【亞運】大會搞烏龍 郭婞淳第2次挺舉槓鈴重量不平均. 蘋果日報. 2018-08-23 [2021-07-10].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1-07-11). 
    39. ^ Daniel Etchells. Historic day as IWF Executive Board approves new bodyweight categories. insidethegames.biz. 2018-07-05 [2021-07-10].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1-05-10). 
    40. ^ 林宋以情. 舉重/郭婞淳世錦賽 抓舉、總和創紀錄奪雙金. 聯合報. 2018-11-04 [2018-11-22]. (原始内容存檔于2018-11-22). 
    41. ^ 林岳甫. 卡達盃》郭婞淳首包3金 東奧積分到手. 自由時報. 2018-12-22 [2019-04-24]. (原始内容存檔于2019-04-24). 
    42. ^ 梁偉銘. 全大運》「舉重女神」郭婞淳輕鬆摘金 亞錦賽前贏得好彩頭. 自由時報. 2019-04-13 [2019-04-24]. (原始内容存檔于2019-04-24). 
    43. ^ 林岳甫. 舉重亞錦賽》郭婞淳帶傷舉3金 拚東奧健康為要. 自由時報. 2019-04-24 [2019-04-24]. (原始内容存檔于2019-04-24). 
    44. ^ 王元鴻. 舉重世錦賽》挺舉、總和奪金 郭婞淳再破世界紀錄. 自由時報. 2019-09-21 [2020-01-05]. (原始内容存檔于2019-12-05). 
    45. ^ 曾思儒. 全運會/挑戰世界紀錄失敗 郭婞淳仍輕鬆摘金. 聯合報. 2019-10-21 [2020-01-05].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0-02-29). 
    46. ^ 林岳甫. 郭婞淳越級打怪 挺舉奪金. 自由時報. 2019-12-12 [2020-01-05]. (原始内容存檔于2019-12-12). 
    47. ^ 47.0 47.1 劉肇育. 精英獎/郭婞淳3獲大獎 李智凱連霸第2人. 聯合報. 2019-12-19 [2020-01-05]. (原始内容存檔于2019-12-21). 
    48. ^ 毛琬婷. 模擬賽破全國不算 郭婞淳全大運想再拚一次. TSNA. 2020-08-06 [2022-01-25].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2-01-25). 
    49. ^ 曾思儒. 全大運舉重/跨兩量級沒問題!郭婞淳包辦9項全國紀錄. 聯合報. 2020-11-01 [2021-04-21].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1-04-23). 
    50. ^ 黃巧雯. 郭婞淳青年盃摘金 抓舉107公斤破全國紀錄. 中央社. 2021-02-01 [2021-04-21].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1-02-05). 
    51. ^ 曾思儒. 舉重亞錦賽/破2項世界紀錄摘3金 郭婞淳東奧門票到手. 聯合新聞網. 2021-04-19 [2021-04-20].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1-05-08). 
    52. ^ 粘藐雲. 奧運》掌旗官出爐!由「舉重女神」郭婞淳、網球一哥盧彥勳擔綱. 自由時報. 2021-07-08 [2021-07-10].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1-07-10). 
    53. ^ 賴意文. 舉重女神郭婞淳 扛起臺灣金牌希望. TSNA. 2021-07-07. 
    54. ^ 陳容琛. 挑戰141失利「燦笑」不完美 郭婞淳預約巴黎奧運. TSNA. 2021-07-27 [2022-01-25].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2-01-25). 
    55. ^ 曾思儒. 舉重/郭婞淳舉起金牌! 挑戰世界紀錄失敗仍3創奧運紀錄. 聯合報. 2021-07-27 [2021-07-27].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1-07-27). 
    56. ^ 劉肇育. 舉重/郭婞淳世錦賽生涯奪10金 十全十美. 聯合報. 2021-12-12 [2021-12-12].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1-12-13). 
    57. ^ 劉肇育. 舉重世錦賽/最後一把逆轉 郭婞淳摘下挺舉、總和2銀. 聯合報. 2022-12-09 [2022-12-10].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2-12-13). 
    58. ^ 舉重亞錦賽》「舉重女神」郭婞淳挺舉兩度失敗 以3面銅牌作收. 自由時報. 2023-05-07 [2023-09-09]. 
    59. ^ 舉重世錦賽/A、B組完賽 C組的郭婞淳仍拿挺舉銀牌. 聯合報. 2023-09-09 [2023-09-09].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3-09-09). 
    60. ^ 60.0 60.1 比賽期間出現腿傷 郭婞淳忍痛出賽摘銅牌. 自由時報. 2023-10-02 [2023-11-15]. 
    61. ^ 61.0 61.1 江志雄.郭婞淳:回饋是最好的感恩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互聯網檔案館).自由時報.2016-12-16
    62. ^ 莊哲權. 郭婞淳回台東 鼓勵學弟妹堅持夢想. 中國時報. 2017-09-02 [2018-08-19]. (原始内容存檔于2019-06-27). 
    63. ^ 邱紹雯. 世大運破世界紀錄 郭婞淳:人生不隻是贏得比賽. 親子天下雜誌. 2017-08-23 [2018-08-19]. (原始内容存檔于2018-08-20). 
    64. ^ 許逸民、體育中心.郭婞淳有愛心 捐澎湖百萬救護車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互聯網檔案館).蘋果日報.2016-08-10
    65. ^ 張祈. 〈郭婞淳低調捐獎金助台東聖母醫院 院方貼文感謝〉. 中央通訊社. 2020-01-03 [2020-01-03].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0-01-02) (中文(臺灣)). 
    66. ^ 張存薇. 〈南部〉總統教育獎三得主 縣長官邸餐會. 自由時報. 2011-07-13 [2018-08-19]. (原始内容存檔于2018-08-19). 
    67. ^ 吳孟儒. 精英獎》「舉重女神」就是強!郭婞淳4度奪最佳女運動員再推高紀錄. 自由時報. 2021-12-24 [2022-03-30].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2-06-14). 
    68. ^ 黃世麒. 舉重好手郭婞淳 獲十大傑出青年. 中國時報. 2014-10-07 [2018-08-19]. (原始内容存檔于2018-08-19). 
    69. ^ 12th Asian Youth Weightlifting Championships. IWF.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1-05-18). 
    70. ^ 1st Youth Olympic Games. IWF.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1-05-16). 
    71. ^ 2011 IWF Junior World Championships. IWF.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1-05-06). 
    72. ^ Asian Junior Championships. IWF.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1-05-02). 
    73. ^ 2011 IWF World Championships. IWF.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1-05-04). 
    74. ^ 2012 Asian Championships. IWF.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1-05-17). 
    75. ^ XXX Olympic Games. IWF.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1-04-20). 
    76. ^ 3rd FISU World University Championships. IWF.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1-05-17). 
    77. ^ Asian Championships. IWF.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1-05-02). 
    78. ^ 27th Summer Universiade. IWF.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1-05-15). 
    79. ^ 國際賽事. 中華民國舉重協會.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1-05-03). 
    80. ^ 2013 IWF World Championships. IWF.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1-05-16). 
    81. ^ 2014 Asian Games. IWF.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1-05-13). 
    82. ^ 2014 IWF World Championships. IWF.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1-05-13). 
    83. ^ 2015 IWF World Championships. IWF.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1-05-09). 
    84. ^ 2016 Asian Championships. IWF.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1-05-18). 
    85. ^ XXXI Olympic Games. IWF.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1-05-15). 
    86. ^ 2016 FISU World University Championships. IWF.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1-05-02). 
    87. ^ Asian Championships. IWF. (原始内容存檔于2018-08-27). 
    88. ^ 29th Summer Universiade. IWF.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1-05-15). 
    89. ^ 2017 IWF World Championships. IWF.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0-02-17). 
    90. ^ 18th Asian Games. IWF.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1-05-15). 
    91. ^ 2018 IWF World Championships. IWF. (原始内容存檔于2018-11-03). 
    92. ^ 5th International Qatar Cup. IWF. (原始内容存檔于2018-12-23). 
    93. ^ Asian Championships. IWF.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1-04-13). 
    94. ^ 2019 IWF World Championships. IWF.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0-05-25). 
    95. ^ IWF World Cup. IWF.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1-04-13). 
    96. ^ 2020 Asian Championships. IWF.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1-05-08). 
    97. ^ XXXII Olympic Games. IWF. [2022-12-10].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2-10-19). 
    98. ^ 2021 IWF World Championships. IWF.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1-12-19). 
    99. ^ 2022 IWF World Championships. IWF. [2022-12-10].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2-12-22). 
    100. ^ 2023 Asian Championships. IWF. [2023-05-07].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3-05-09). 
    101. ^ 2023 IWF World Championships. IWF. [2023-09-09].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3-09-05). 

    外部連結[編輯]

    • 郭婞淳的Facebook專頁
    • 郭婞淳的Instagram帳戶
    • 郭婞淳在國際舉重總會的頁面
    • 郭婞淳在Olympedia的個人資料和比賽數據
    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前任:
    汪亦岫
     中華臺北掌旗官
    (與盧彥勳)
    2020 東京
    繼任:
    現任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郭婞淳&oldid=79824672”

  • 國曆:西元 1993 年 11 月 26 日 (五)
  • 農曆:癸酉雞年十月十三
  • 13月亮曆: 磁性黃種子年5 月 12 日 ( 第 5 個月,第 2 周,第 5 天)
  • NS 1.6.5.12:KIN.7 共鳴的藍手
  • 陽性生日密碼   32/5
  • 陰性生日密碼   27/9
  • 靈魂功課等級   + 3   - 4
  • 名人生日密碼彩虹數字 能量好感度計算13月亮曆 合盤計算我的流日 KIN 計算




  • 調性 7: 共鳴 Resonant
    圖騰 7: 藍手 Blue Hand
    紅龍 波符 13 天的第 7 天
    內在女神力: KIN.9 太陽的紅月
    PSI(行星記憶資料庫): KIN.82 自我存在的白風
    西元 1993 年 11 月 26 日,是一個很棒的日子,充滿了祝福及能量

    這天的星系印記是 KIN.7, 名號是 【共鳴的藍手】 、 【紅龍波符 之 共鳴藍手】 也可以是 【共鳴藍手.紅龍波符】 ,你比較喜歡哪一個稱號呢?

    紅龍象徵著創造,是從無到有的能量轉化者,能夠一切的空無中,孕育出一股新生的能量嘎然而生,並成就了繽紛的世界,紅龍波符是260天循環的第一個13天,這段期間我們可以深入自己的內心,去了解體會,我是誰,我從何而來,我又將往哪去?

    KIN.7 位於 紅龍波符 13 天中的第 7 天,銀河音階為調性 7
    調性 7 的名稱是共振,象徵著全然的平衡,體會著更深層的二元交織內涵,明白所有存在皆有其意義及必要性。
    在紅龍波符 13 天中,我們可以在每一天的靜心中問自己一個問題,今天是紅龍波符的第 7 天,我的問題是:我該如何歸於中心與他人協調?。藍手,能使我歸於中心與他人協調。

    今天的星際原型圖騰為藍手,我們稱之為主印記, 藍手是實踐的力量,透過雙手的碰觸,能夠展現各項技藝以及發揮療癒的能量,不空想持續做,將可在創造的過程中知曉一切。

    每個主印記都蘊藏著五大神諭,除了中央的主印記外,上下左右各有一個圖騰,分別為右邊的【支持】圖騰、上方的【引導】圖騰、左邊的【挑戰擴展】圖騰及下方的【隱藏推動】圖騰。

    藍手與黃人相互為對方的支持圖騰, 藍手在黃人的支持下得以展現出自己靈巧的面向,所有的產出不但極具創意並且融合著智慧有所展現。

    藍手的引導依據KIN的調性不同會有五種可能性,KIN.7的引導圖騰是藍風暴 , 藍風暴引領著我們誠心地祈求,祈求一切歸於虛無,因為所有的一切始於空,也將終於空,我們帶不走任何一絲一毫的能量,我們能做的就僅僅是意識到,我們終將回歸,如此而已。

    藍手與紅地球相互為對方的挑戰擴展圖騰, 紅地球是藍手的挑戰擴展,藍手擅長將各類型的物質重塑整合成為新面貌,相較於紅地球崇尚不加修飾的原始自然,貌似有些許衝突,然而若能透過更多的巧思及工法,勢必有機會在兩者間取得平衡,並拓展出更多可能性。

    藍手與白巫師相互為對方的隱藏推動圖騰, 藍手的能量是一種物質界的連結,白巫師提供了靈性的推動力,讓產出不僅是美觀大方,更有著豐厚的靈魂底蘊。

    當我們能將五大神諭力量啟動合一時,將可發揮出 KIN.9 太陽的紅月 的內在能量。

    每年 11 月 26 日的 PSI(行星記憶資料庫)皆為 KIN.82 自我存在的白風 ,PSI(行星記憶資料庫)是我們圖騰調性中,另一個更高維度的自己,也是另一個我們值得學習及體會的課題。

    共鳴藍手的 KIN260 肯定句是:【我能夠在看似虛無的環境中平衡的連結能量進而創造實像】

    另外就彩虹數字來說 1993 年 11 月 26 日 有著 陽性密碼 32/5(3級)、陰性密碼 27/9(4級)的數字能量。

    每一個圖騰印記都有著值得探討的深意,每一個數字更有著特殊的能量與意義,更多資訊我們將持續更新,歡迎多多分享本站內容,也邀請您來本站 粉絲專頁 按個讚,感謝您。


    Namaste.In Lak'ech Ala K'in
    祝福你,祝福我.你是我,我亦是你


    留下回應




    生日密碼計算機

    Find your birthday energy

    13月亮曆計算機

    Find your birthday energy

    彩虹數字計算機

    Find your birthday ener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