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燕.生日密碼《維心書苑》
Author

張小燕

  • Image   張小燕 
  • 台灣女藝人、主持人、演員、企業家
    維基百科: (1948年8月11日),台灣主持人、演員、企業家,以綜藝節目主持人著稱,人稱「小燕姐」,為台灣娛樂圈的「綜藝大姐大」,在台灣電視綜藝界與張菲、胡瓜、吳宗憲合稱為「三王一后」[1][2][3],有「綜藝教母」之稱號。出道至今,張小燕已六次獲得電視金鐘獎「綜藝節目主持人獎」、「終身成就獎」(特別貢獻獎)及諸多其他獎項[4][5]

    童年時,張小燕是港台童星之一,與香港的童星蕭芳芳、沈殿霞、馮寶寶、陳寶珠等齊名。張小燕1980年與貝鎮坤結婚,離異後與第二任丈夫彭國華結婚,彭國華因肝癌去世之後,張小燕退隱一陣子後復出。2014年,第25屆金曲獎追頒「特別貢獻獎」給已過世13年的彭國華,張小燕代夫領獎[6]。2019年,張小燕獲頒第54屆金鐘獎「電視金鐘獎特別貢獻獎」[4][5]

    張小燕在娛樂圈的資歷超過一甲子,她對於提攜演藝圈後輩不遺餘力,許多藝人由她提攜出道,如歌手張惠妹;抑或由其帶領進入主持界,如歌手庾澄慶[7];而陶晶瑩、黃子佼、蔔學亮、曹蘭、曾寶儀、陳大天等主持人均和張小燕以師徒相稱,亦各有發展[4][5]

    早年及背景[編輯]

    高雄愛河星光大道的張小燕手印

    張小燕1948年出生於上海,籍貫福建漳州詔安客家裔,第二次國共內戰後隨雙親移民台灣。作家張愛玲為其表姨媽[8],其父張珍曾任臺灣省警務處新聞發言人。[9][10]

    演藝生涯[編輯]

    1953年—1993年[編輯]

    1953年,張小燕5歲,開始演戲。1966年,張小燕從靜修女中高中部畢業後繼續演戲,由於受到其童星形象的限制,她總是演配角(例如:與孫越一起在白嘉莉主持的台視綜藝節目《銀河璇宮》裡演出短劇或主持兒童節目)。後來,她離開台視,跳槽至華視,主導華視綜藝節目達30年。1980年代,張小燕以綜藝節目《綜藝100》連續五年入圍電視金鐘獎「綜藝節目主持人獎」,於1980年第15屆金鐘獎、1982年第17屆金鐘獎以及1983年第18屆金鐘獎三度獲得該獎項,創下個人首次二連霸紀錄,並且在第17屆金鐘獎以《今夜摘星去》同時獲得「戲劇節目女主角獎」,奪下該年度雙料大獎。

    1980年,張小燕與貝鎮坤結婚;1981年,張小燕生下女兒貝怡儂。至1986年,張小燕與貝鎮坤離異。1990年,張小燕與彭國華結婚。

    1993年12月10日,張小燕成立藝人經紀公司「大鵬傳播」。

    1994年—2005年[編輯]

    1994年,台視與華視的週末黃金時段綜藝節目《超級星期天》開播,由張小燕和庾澄慶、吳宗憲、黃子佼和蔔學亮搭檔主持;1996年起,主持陣容加入曾寶儀。該節目膾炙人口、紅極多年,而張的主持搭檔後來在演藝圈皆各有發展和表現。張小燕以此節目及其續作《快樂星期天》六度入圍電視金鐘獎「綜藝節目主持人獎」,於2000年第35屆金鐘獎和2001年第36屆金鐘獎再度二連霸獲得該獎項。

    另一方面,張小燕發展其經營管理事業,除了與丈夫彭國華於1995年創辦豐華唱片,她也在1996年出任TVBS-G總監。2000年1月1日,張小燕與李四端客串《華視晚間新聞》雙主播,當時彭國華已經重病。2001年7月,彭因癌症過世,張小燕逐漸淡出主持工作,彭國華的事業全由張小燕接手,她的事業重心轉移至經營管理;同年底,張小燕出任東風衛視總監。

    直到2003年4月6日,張小燕重回華視主持周日大型綜藝節目《快樂星期天》,至2004年12月,張小燕離開華視。2004年12月20日,張小燕主持的衛視中文台節目《星空新視界》首播。2005年7月,張小燕因與衛視中文台理念不合,離開衛視中文台,《星空新視界》停播;同年,張小燕的父親張珍過世。

    2006年—2016年[編輯]

    2006年,張小燕獲選為Discovery頻道《台灣人物誌2》的六名主角之一。同年10月,張小燕出席華視35週年台慶酒會,為員工票選的「經典華視人」之一;同年11月,張小燕擔任第51屆亞太影展總監。2007年1月23日,張小燕與李明依出席華視「飛燕歸巢」記者會,兩人將與包小松、包小柏、黃舒駿搭檔主持華視除夕特別節目《金銀豬寶慶團圓》,此舉意味著張小燕返回華視;1月31日,張小燕回到華視,錄製華視除夕特別節目《金銀豬寶慶團圓》。2008年9月底,張小燕也回到台視主持《百萬小學堂》,開台視八點檔黃金時段播出綜藝節目的先例(開八點檔時段播綜藝節目先例者為沈春華主持的中視益智節目《超級金頭腦》)。

    2012年8月30日,張小燕回到臺北市私立靜修高級中學領取「最傑出校友獎」,並向在場學生演講[11]。2013年,張小燕與黃子佼以台視《紅白紅白我勝利》獲得第48屆電視金鐘獎「綜藝節目主持人獎」。2014年,張小燕出席第25屆金曲獎,代替過世的丈夫彭國華領取特別貢獻獎。2015年,張小燕以45%的得票率,第三度獲頒由媒體《讀者文摘》所主辦「最受信任的綜藝節目主持人獎」[12]

    2017年—2019年[編輯]

    2017年,張小燕請辭飛碟電台董事長一職,但仍持有股份[13];同年8月,張小燕再出售豐華唱片版權及經營權,逐漸淡出事業經營[14]。2018年3月13日,張小燕於TVBS的綜藝談話節目《小燕有約》播出最後一集後,節目停播。節目停播後,張小燕暫無主持節目,工作告一段落、暫時休息;她對此表示:「我覺得老天爺要我休息,這個圈子待久了,最習慣的事情就是節目開與停,有捨必有得吧!」張小燕自出道至此,已活躍於演藝圈66年[15][16][17]

    2019年,張小燕獲頒第54屆電視金鐘獎「終身成就獎」[4][5]

    個人生活[編輯]

    父親張珍,曾為警官。1947年來台灣後,曾任中華民國國防部康樂總隊秘書,在2005年7月過世。母親黃家瑞,出身上海名門;外祖父黃定柱,是張愛玲的舅舅,與張愛玲之母黃素瓊為龍鳳雙胞胎。1961年,張愛玲由美國到訪香港和台灣,曾與其表外甥女張小燕會面,這是張愛玲人生中唯一一次造訪台灣。

    前夫為貝鎮坤,張小燕與貝鎮坤於1980年結婚,1986年兩人離婚;兩人育有一名女兒貝怡儂(其16歲即出國加拿大溫哥華唸書)。丈夫是彭國華,兩人於1990年結婚,彭因肝癌於2001年7月29日過世,享年47歲。

    主持作品[編輯]

    電視節目[編輯]

    日期 電視台 節目 備註
    1968年1月7日~1976年12月26日 台灣電視公司 兒童世界》單元「小燕姐姐說故事」 兒童節目,台視節目部製作。1977年1月2日起改名為《愛的世界》[18]
    1971年10月17日~1976年3月21日 日正當中》 12:00~12:30
    1973年2月9日~1974年2月8日 全家福》 20:00~20:30
    1973年3月28日~1974年5月1日 星星星》 20:00~20:30或20:30~21:00,共58集
    1973年9月8日~1977年7月15日 安全島》 21:30~22:00,侯善顯製作,以短劇介紹交通安全常識且穿插歌唱表演的公共服務節目。1977年7月8日起改名為《歡樂滿人間》並充實內容[18]
    1974年8月3日~1975年5月31日 金曲世界》 17:50~18:30
    1975年10月8日~1984年3月29日 錦繡年華》 音樂與短劇類節目。台視節目部製作。初期為劉文正主持。1976年因劉文正跳槽華視而改為孫越、張小燕主持。節目型態轉為短劇類為主。音樂為其次。
    1976年9月18日~結束時間待查 國富民樂》 公共服務節目,欣欣傳播製作。初期每集15分鐘且為台視影歌星輪流主持,1977年7月3日改為每集30分鐘且改為張小燕主持[18]
    1977年7月5日~1977年9月8日 小小音樂使節》 音樂節目,謝美祝製作,以青少年的音樂演唱為內容。[19]
    1978年3月19日~1979年2月24日 中華電視公司 飛燕迎春》 綜藝節目,共51集,每集60分鐘[20]
    1979年~結束時間待查 小朋友》 兒童節目,第一任主持人
    1979年8月18日~1981年4月18日 精打細算》 每周六17:30~18:30
    1979年8月26日~1984年10月21日 綜藝100》 綜藝節目
    1980年2月~1980年11月 《智商一八〇》 遊戲節目
    1982年8月~1984年12月9日 大精彩》 綜藝節目,共178集[21]
    1986年1月4日~1987年 《電影介紹》 社教節目,三一公司製作[22]
    1985年8月3日[23]~1987年6月27日 週末派》 綜藝節目
    1986年3月24日~1986年12月31日 連環泡》 綜藝節目
    1987年7月18日~1990年 歡樂週末派》 綜藝節目
    1987年10月12日~1995年4月8日 頑皮家族》 第一任主持人,與曹蘭搭檔,後改由何篤霖、陶晶瑩主持。
    1987年10月31日 《人和年豐:李總統就職特別節目》 慶祝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就職特別節目,17:00~18:30
    1988年7月9日~1990年7月15日 TV新秀爭霸站》 綜藝節目
    1989年7月19日~1994年7月2日 好彩頭》 第一任主持人,與蔔學亮搭檔
    1990年4月9日~1991年2月28日 今晚有約》 訪談節目,葛福鴻製作,夏迪總策劃
    1990年12月5日 《永遠的掌聲:演藝情深愛心晚會》 特別節目,20:00~22:00
    1991年7月1日~1993年4月2日 綜藝萬花筒》 第一任節目主持人,與陽帆搭檔主持,後改由徐乃麟 方芳芳主持。
    1991年7月28日 《送愛心到大陸》 1991年華東水災賑災特別節目,22:10~00:50
    1991年10月31日 《魅力八點二十年》 華視開播20週年特別節目,回顧華視歷年八點檔連續劇
    1992年(具體時間待查) 衛星電視有限公司 衛視中文台周年慶祝晚會》 衛視中文台開播一周年特别節目
    1992年12月26日~1994年3月26日 中國電視公司 娛樂星聞 小燕有約》 綜藝節目
    1994年9月18日 ~1996年2月11日 台灣電視公司 超級星期天》 綜藝節目,後來整個節目移轉到華視。
    1994年12月9日~結束時間待查 TVBS 2100全民開講》 代班主持
    1995年1月8日~1995年5月26日 小燕一番TALK》 訪談節目
    1996年3月3日~2001年 中華電視公司 超級星期天》 綜藝節目,第一任節目主持人,後交棒給庾澄慶主持
    1996年6月3日~2001年3月24日 TVBS-G 《小燕WINDOW》 訪談節目
    2000年11月1日~2001年3月24日 TVBS 《小燕WINDOW娛樂網路》 訪談節目
    2002年1月1日~2002年11月29日 東風衛視 小燕有約》 訪談節目
    2003年4月6日~2004年 中華電視公司 快樂星期天》 第一任 第二任節目主持人,先後與 黃子佼、蔔學亮、羅志祥、S.H.E 張宇 搭檔,後改由李明依 巫啟賢主持。
    2004年12月20日~2005年7月 衛視中文台 星空新視界》 訪談節目
    2007年2月17日 中華電視公司 《金銀豬寶慶團圓》 2007年除夕夜特別節目
    2008年10月3日~2012年3月9日 台灣電視公司 百萬小學堂》 每周五20:00~22:00 第一任主持人,後改由曾寶儀 小蝦主持
    2010年2月1日~2010年2月11日 風雲大人物》 訪談節目,共8集
    2012年5月27日~2012年7月29日 紅白紅白我勝利》 每周日20:00~22:00
    2012年8月5日~2012年8月19日 綜藝十八班》 每周日20:00~22:00
    2012年8月26日~2013年5月19日 百萬大明星》 每周日20:00~22:00
    2013年5月26日~2015年4月12日 Super Star 我要當歌手》 每周日20:00~22:00
    2015年4月19日~2015年12月6日 Super Star 我要當歌手2》 每周日20:00~22:00
    2016年4月3日~2016年6月26日 瘋狂開心果》 每周日20:00~22:00
    2014年12月13日~2015年3月7日 女王的密室》 每周六20:00~22:00
    2015年3月14日~2015年12月12日 萬萬沒想到-女王的密室第貳彈》 每周六20:00~22:00
    2015年12月19日~2016年4月30日 女王的密室3》 每周六20:00~22:00
    2016年5月7日~2016年11月5日 奇幻島》 每周六20:00~22:00
    2010年8月2日~2017年1月2日 中天綜合台、 中天娛樂台 SS小燕之夜》 訪談節目,每周一至周五21:00~22:00
    2017年7月1日~2017年9月23日 中國電視公司 K歌大明星》 每周六20:00~22:00
    2017年10月28日 希望之星》 代班主持(與Lulu搭檔)
    每周六20:00~22:00
    2017年3月6日~2018年3月13日 TVBS 小燕有約》 每周一至周五23:00~24:00

    除夕特別節目[編輯]

    日期 電視台 節目 備註
    2010年2月13日 台灣電視公司 2010超級巨星紅白藝能大賞》 2010年除夕特別節目
    2011年2月2日 2011超級巨星紅白藝能大賞》 2011年除夕特別節目
    2012年1月22日 2012超級巨星紅白藝能大賞》 2012年除夕特別節目
    2013年2月9日 2013超級巨星紅白藝能大賞》 2013年除夕特別節目
    2014年1月30日 2014超級巨星紅白藝能大賞》 2014年除夕特別節目
    2015年2月18日 2015超級巨星紅白藝能大賞》 2015年除夕特別節目
    2016年2月7日 2016超級巨星紅白藝能大賞》 2016年除夕特別節目
    2017年1月27日 2017超級巨星紅白藝能大賞》 2017年除夕特別節目

    廣播節目[編輯]

    頻道 節目
    中廣流行網 《小燕有約》
    飛碟電台 《陶子晚報》(代班主持)
    《小燕有約》
    《飛碟晚餐-小燕有約》
    《空中愛閱家》

    頒獎典禮[編輯]

    金曲獎[編輯]

    年份 節目 頻道 備註
    1998年 第9屆金曲獎頒獎典禮 TVBS-G 搭檔陶晶瑩
    1999年 第10屆金曲獎頒獎典禮 TVBS-G 搭檔陶晶瑩
    2000年 第11屆金曲獎頒獎典禮 TVBS-G 搭檔陶晶瑩
    2002年 第13屆金曲獎頒獎典禮 東風衛視 搭檔陶晶瑩、蔔學亮

    金鐘獎[編輯]

    年份 節目 頻道 備註
    1980年 第15屆金鐘獎頒獎典禮 華視 搭檔銀霞、張琍敏、陶大偉、包國良、李寶淦
    1984年 第19屆金鐘獎頒獎典禮 台視 搭檔田文仲
    1986年 第21屆金鐘獎頒獎典禮 華視 搭檔陳明峰
    1989年 第24屆金鐘獎頒獎典禮 華視 搭檔寇紹恩

    金馬獎[編輯]

    年份 節目 頻道 備註
    1986年 第23屆金馬獎頒獎典禮 中視 搭檔曾志偉
    1987年 第24屆金馬獎頒獎典禮 華視 搭檔陶大偉
    1990年 第27屆金馬獎頒獎典禮 華視 搭檔黃霑
    1992年 第29屆金馬獎頒獎典禮 中視 搭檔鄭丹瑞
    1995年 第32屆金馬獎頒獎典禮 中視、衛視中文台 搭檔張艾嘉

    金嗓獎[編輯]

    年份 節目 頻道 備註
    1978年 第一屆金嗓獎頒獎典禮 華視

    演出作品[編輯]

    電影[編輯]

    年代 片名 角色 主演 備註
    1955年 《聖女媽祖傳(媽祖收妖)》 童年:林默娘 童年:媽祖
    1956年 《關山行》 小玲 乘客任太太之女
    1958年 《歸來》
    《苦女尋親記》 黃小燕 孤女
    1959年 姊妹花》 香港電懋以旗下影星丁皓交換臺灣童星張小燕拍攝《姊妹花》一片,此片於後榮獲亞洲影展最佳童星獎獎項[24]
    1960年 《天倫淚》
    1961年 《癡情》
    《宜室宜家》(英文:Under One Roof)
    1964年 《七仙女(續集)》 董永 七仙女的丈夫 (國語,黃梅調歌唱古裝劇)-飾:董永。導演:梁哲夫,監製:賴國財。主要演員:張小燕、柳青、林璣、李冠章、戽鬥。台聯影業公司發行。
    《七仙女(完結篇)》 董永 七仙女的丈夫 黃梅調國語古裝片,導演:梁哲夫。
    1965年 《鳳鳳》
    《意難忘》
    《我們六個》
    《村姑淚》
    1966年 《浪淘沙》
    故鄉劫》 陳桃
    1967年 《悲歡歲月》
    《梨山春曉》
    《苔痕》
    《家家戶戶》
    《挑女婿》
    1968年 《少女心》
    《過關》
    1969年 《南刀北劍》
    《劍中之王》
    《丈夫與我》
    《新娘與我》
    《福祿壽》
    1970年 家在台北》 夏之霞 此片榮獲第8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
    《重慶一號》
    《馬家溝》
    路客與刀客》
    《雪路血路》 袁則玉
    1973年 《13個半房客》
    1976年 《君子好逑》
    1978年 《雞飛狗跳牆》
    《白雲長在天》
    《楓林小雨》
    1979年 《錦標》
    1981年 《中國女兵》
    1983年 《台上台下》
    1985年 《老少江湖》
    1987年 大頭兵》 張燕燕
    1988年 醜探七個半》 咪咪貓
    2009年 愛到底》 大賣場顧客
    2011年 幸福額度》 郭英英

    電視劇[編輯]

    日期 頻道 劇名 角色 備註
    1970年 台視 清宮殘夢》 秋瑾
    1971年 廢園舊事》
    1971年 七色橋》 穆次莉
    1972年 蔣桂琴的故事》 蔣桂琴 主演(根據真實故事改編)
    1974年 台視劇場─吾愛吾師》
    1974年 宋宮祕史》 寇珠
    1975年 朵朵浪花》 季湘雨
    1976年 歡喜人家》 勾峰聯合主演
    玫瑰、山茶、野菊花》 窮山茶 華真真飾演女玫瑰,李虹飾演野菊花,馮海飾演男主角
    1976年 周三劇場─夜》 葉娟娟
    1976年 周三劇場─蝶園驚夢》 季月華
    1976年 周三劇場─圓房》 婉娟
    1976年 周三劇場─迷情》 雅琴
    1976年 周三劇場─王家客棧》 王招弟
    1976年 周三劇場─巧家酒坊》 小珍珠
    1976年 周三劇場─別怕!表妹》 丁安琪
    1976年 周三劇場─野店》 虎妞
    1976年 周三劇場─狼女》 狼女
    1976年 周三劇場─朱家鎮》 小翠
    1980年1月4日~1980年7月5日 華視 江南遊》 共148集
    1981年9月6日 《華視劇展—今夜摘星去》 藍蘭 李立群合演,獲金鐘獎

    舞台劇[編輯]

    年代 名稱 節目
    2003年 表演工作坊 《在那遙遠的星球,一粒沙[25]

    音樂作品[編輯]

    單曲[編輯]

    • 在1982年華視綜藝節目《臨風高歌》中,張小燕與高淩風合唱〈隻愛我一個〉。
    • 在華視綜藝節目《綜藝100》每一集的結尾,張小燕用她的五音不全的嗓音唱〈再見歌〉。
    • 在1985年由飛碟唱片發行的陶大偉《'85專輯》中,張小燕與陶大偉合唱〈溫暖的家〉與〈歡喜冤家〉。
    • 在中視綜藝節目《娛樂星聞 小燕有約》每一集的結尾,張小燕唱:「輕輕、一聲再見,願你、歡笑永遠。」

    兒童故事唱片[編輯]

    • 《小蝸牛的故事》,歌林唱片發行,編號KL-8002

    廣告代言[編輯]

    • 有豐食品「北海鱈魚香絲」(與陶大偉合作)
    • 南新食品“歐斯麥鹹酥餅乾”、“歐斯麥草莓夾心”、“歐斯麥蛋捲禮盒”
    • 台三工業“三和牌書包”
    • 聯米企業“中興米”(廣告詞“有點黏,又不會太黏”)
    • 花王“一匙靈洗衣粉”
    • 歌林公司“歌林冷氣”(廣告詞“好冷氣,選歌林,您對了!”)

    獎項紀錄[編輯]

    亞洲影展[編輯]

    年份 頒獎典禮 得獎作品 獎項名稱 結果
    1958年 第五屆亞洲影展 《歸來》 最佳童星特別獎 獲獎
    1959年 第六屆亞洲影展 《苦女尋親記》 最佳童星獎 獲獎
    1960年 第七屆亞洲影展 《天倫淚》 最佳童星獎 獲獎

    金鐘獎[編輯]

    年份 頒獎典禮 得獎作品 獎項名稱 結果
    1980年 第15屆金鐘獎 《綜藝100》 綜藝節目主持人獎 獲獎
    1981年 第16屆金鐘獎 提名
    1982年 第17屆金鐘獎 獲獎
    《今夜摘星去》 最佳女演員獎 獲獎
    1983年 第18屆金鐘獎 《綜藝100》 綜藝節目主持人獎 獲獎
    1984年 第19屆金鐘獎 提名
    1988年 第23屆金鐘獎 《歡樂周末派》 提名
    1989年 第24屆金鐘獎 《頑皮家族》 提名
    1992年 第27屆金鐘獎 《綜藝萬花筒》 提名
    1995年 第30屆金鐘獎 《超級星期天》 提名
    1997年 第32屆金鐘獎 提名
    1999年 第34屆金鐘獎 提名
    2000年 第35屆金鐘獎 獲獎
    2001年 第36屆金鐘獎 獲獎
    2004年 第39屆金鐘獎 提名
    2011年 第46屆金鐘獎 《百萬小學堂》 提名
    2013年 第48屆金鐘獎 紅白紅白我勝利》 獲獎
    2014年 第49屆金鐘獎 SS小燕之夜》 綜合節目主持人獎 提名
    2019年 第54屆金鐘獎 不適用 終身成就獎 獲獎

    其他[編輯]

    年份 獎項名稱 結果
    1997年 「菁鑽大獎」 獲獎
    國稅局 納稅楷模獎 獲獎
    2015年 讀者文摘》最受信任綜藝節目主持人獎(第三度獲獎) 獲獎

    參考來源[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胡瓜搶錢王吳宗憲退位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互聯網檔案館),蘋果日報 (台灣),2004-12-19
    2. ^ 綜藝天王胡瓜吳宗憲全槓龜. (原始内容存檔于2015-01-02). 
    3. ^ 許逸群. 綜藝圈「三王一后」回來了!攜手主持第50屆金鐘獎. ETtoday星光雲APP. 2015-08-07 [2018-04-19]. (原始内容存檔于2017-11-20). 
    4. ^ 4.0 4.1 4.2 4.3 金鐘獎入圍/5歲就出道!「綜藝教母」張小燕獲終身成就獎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互聯網檔案館),三立新聞網,2019-08-28
    5. ^ 5.0 5.1 5.2 5.3 金鐘54/小燕家族受肯定 吳宗憲3冠王入圍成最強戰將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互聯網檔案館),聯合新聞網,2019-08-28
    6. ^ 金曲特別貢獻 張小燕淚憶彭國華,中央社,2014年6月28日. [2014年6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檔于2017年10月1日). 
    7. ^ 始終如一的瘋癲 庾澄慶歸零後的人生體悟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互聯網檔案館),來源:FASHION QUEEN,ETtoday新聞雲,2017-12-28
    8. ^ 臺灣藝人張小燕承認:張愛玲是我的表姨媽. [2016-05-18]. (原始内容存檔于2017-01-11). 
    9. ^ 管仁健, 張小燕是在向中共跪求「別再刁難」吧?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互聯網檔案館), 新頭殼, 2021/6/1
    10. ^ 管仁健, 從「兩個小燕」看王偉忠的「外省人優越感」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互聯網檔案館), 新頭殼, 2021/9/17
    11. ^ 張瑞振、蔡妤閒 台北報導,〈張小燕畢業40年領獎 怨高中青春痘臉沒郎追〉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互聯網檔案館),《台灣蘋果日報》2012年8月31日
    12. ^ 謝震武張小燕 雙掛最受信任主持人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互聯網檔案館),《中國時報》 2015年06月26日
    13. ^ 尤嬿妮 台北報導,〈張小燕辭飛碟董座「交棒年輕人發揮」〉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互聯網檔案館),《台灣中時電子報》2017年02月21日 。
    14. ^ 豐華唱片22年音樂版權出售! 張惠妹「替小燕姊高興」. 東森新聞雲. 2017年8月29日 [2017年8月29日].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2年6月17日) (中文). 
    15. ^ 張小燕不敵選戰節目全沒 《小燕有約》驚爆結束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互聯網檔案館),NOWnews 今日新聞,2018-02-26
    16. ^ 「老天要我休息」!張小燕曾齊名沈殿霞 叱吒演藝圈65年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互聯網檔案館),自由時報電子報,2018-02-28
    17. ^ 張小燕休息卻好忙!用「一坨衛生紙」肯定海裕芬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互聯網檔案館),中時電子報,2018-03-26
    18. ^ 18.0 18.1 18.2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電視年鑑編纂委員會 編纂,《中華民國電視年鑑第二輯:民國六十五年至六十六年》,中華民國電視學會1978年5月30日出版,第22頁。
    19. ^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電視年鑑編纂委員會 編纂,《中華民國電視年鑑第二輯:民國六十五年至六十六年》,中華民國電視學會1978年5月30日出版,第23頁。
    20. ^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中華民國電視年鑑第三輯:民國六十七年至七十二年》,1984年6月30日出版,第70頁。後繼節目《新飛燕迎春》非張小燕主持。
    21. ^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電視年鑑編纂委員會 編纂,《中華民國電視年鑑第四輯:民國七十三年至七十四年》,中華民國電視學會1986年6月30日出版,第81至82頁。
    22. ^ 沈玫. 華視請出張小燕主持「電影介紹」. 《電視周刊》第1214期 (台視文化公司). 1986-01-12: 116 (中文(臺灣)). 華視從元月四日起,推出一個由張小燕主持的社教節目「電影介紹」,每周六下午四點五十五分至五點四十分播出。「電影介紹」節目型態類似以往台視盛竹如所主持的「電影街」,由三一公司製作,並請出與三一關係密切的張小燕主持;因此,三一公司的關係企業中影公司所出品的電影,將會有更詳細的介紹。  參數|magazine=與模闆{{cite news}}不匹配(建議改用{{cite magazine}}|newspaper=) (幫助);
    23. ^ 本報訊. 張小燕「周末派」 下午出爐. 民生報. 1985-08-03: 11. 
    24. ^ 西元1959年(民國48年)/ 1950年至1959年/ 電影大事記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互聯網檔案館)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
    25. ^ 在那遙遠的星球,一粒沙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互聯網檔案館),表演工作坊

    參考文獻[編輯]

    • 《台視二十年》編輯委員會 編,《台視二十年:中華民國五十一年至七十一年》,台北市:台灣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4月28日出版。
    • 金開鑫 總編輯,《華視二十年:中華民國六十年至八十年》,台北市:中華電視公司,1991年10月31日出版。

    外部連結[編輯]

    • 張小燕(官方)的Facebook專頁
    • 張小燕在互聯網電影資料庫(IMDb)上的資料(英文)
    • 張小燕在香港影庫上的簡介
    • 張小燕在時光網上的簡介(簡體中文)
    • 張小燕在豆瓣電影上的簡介(簡體中文)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張小燕_(臺灣)&oldid=78728784”

  • 國曆:西元 1948 年 8 月 11 日 (三)
  • 農曆:戊子土鼠年七月初七
  • 13月亮曆: 銀河星系藍風暴年1 月 17 日 ( 第 1 個月,第 3 周,第 3 天)
  • NS 1.13.1.17:KIN.115 光譜的藍鷹
  • 陽性生日密碼   32/5
  • 陰性生日密碼   36/9
  • 靈魂功課等級   + 1   - 4
  • 名人生日密碼彩虹數字 能量好感度計算13月亮曆 合盤計算我的流日 KIN 計算




  • 調性 11: 光譜 Spectral
    圖騰 15: 藍鷹 Blue Eagle
    紅蛇 波符 13 天的第 11 天
    內在女神力: KIN.125 銀河星系的紅蛇
    PSI(行星記憶資料庫): KIN.12 水晶的黃人
    西元 1948 年 8 月 11 日,是一個很棒的日子,充滿了祝福及能量

    這天的星系印記是 KIN.115, 名號是 【光譜的藍鷹】 、 【紅蛇波符 之 光譜藍鷹】 也可以是 【光譜藍鷹.紅蛇波符】 ,你比較喜歡哪一個稱號呢?

    紅蛇作為20個波符中的第九個,讓我們能透過更宏觀的視角去體會,何為存在?沒有雙腳的蛇是如何在這個現實世界中生存的,我們可以試想,這個肉身的覺知是否有著更高智慧的連結,蛇之所以能行走站立,並非依靠軟骨等其他相關科學論述,而是在於其強大的生命力與土地連結的特殊性,我們不需去恐懼擔憂是否能夠在社會上立足,因為每一個人的存在就是一種祝福,外觀的美醜從來不是宇宙觀照的面向,我們每一個人都受到全然的祝福,能夠感受到全然的愛,生生不息不是表面上字義的理解,而是一種持續運行的常態,對應著天體映照世間。

    KIN.115 位於 紅蛇波符 13 天中的第 11 天,銀河音階為調性 11
    調性 11 的名稱是光譜,重點在於如何將個人特質在經歷蛻變後得以更加和諧進化。
    在紅蛇波符 13 天中,我們可以在每一天的靜心中問自己一個問題,今天是紅蛇波符的第 11 天,我的問題是:我該如何釋放與放下?。藍鷹,能使我釋放與放下。

    今天的星際原型圖騰為藍鷹,我們稱之為主印記, 藍鷹有著不凡的格局以及視野,突破眼高手低的窠臼,規劃出中長程以及短程計畫,並逐步執行,將可創造出無限可能。

    每個主印記都蘊藏著五大神諭,除了中央的主印記外,上下左右各有一個圖騰,分別為右邊的【支持】圖騰、上方的【引導】圖騰、左邊的【挑戰擴展】圖騰及下方的【隱藏推動】圖騰。

    藍鷹與黃種子相互為對方的支持圖騰, 黃種子支持著藍鷹,讓藍鷹的高遠目標不再只是空嘴白舌、舌燦蓮花,因為具象的黃種子能讓唱衰的人不再碎念,看到充滿希望的實物,讓眾人沉浸在希望的理想中也是一種美。

    藍鷹的引導依據KIN的調性不同會有五種可能性,KIN.115的引導圖騰是藍鷹 , 透過藍鷹的引導,我們看透事物的本質,看到能量的型態,看到真實的架構,看到無與倫比的美麗,沒有什麼比真實的純粹更能讓我們感動與舒適,所有的一切在藍鷹的引導下,如實呈現。

    藍鷹與紅蛇相互為對方的挑戰擴展圖騰, 紅蛇是藍鷹的挑戰擴展,藍鷹習慣用高人一等的視角俯瞰世界,相較於紅蛇總是辛勤的在地方上奔波辛勞,翱翔於天際貌似更加輕鬆愉悅,當藍鷹能夠接受並理解,所有高遠的計畫都必須透過一步一步積沙成塔的完成時,將心悅誠服於紅蛇的行動力及執行力。

    藍鷹與白世界橋相互為對方的隱藏推動圖騰, 藍鷹在高處俯瞰世間,白世界橋讓藍鷹得以翱翔於不同情境與環境,成為能夠推動藍鷹看得更多更遠的資源提供者。

    當我們能將五大神諭力量啟動合一時,將可發揮出 KIN.125 銀河星系的紅蛇 的內在能量。

    每年 8 月 11 日的 PSI(行星記憶資料庫)皆為 KIN.12 水晶的黃人 ,PSI(行星記憶資料庫)是我們圖騰調性中,另一個更高維度的自己,也是另一個我們值得學習及體會的課題。

    光譜藍鷹的 KIN260 肯定句是:【我能夠在不同視角的發散與匯聚中領悟更高視野的蛻變】

    另外就彩虹數字來說 1948 年 8 月 11 日 有著 陽性密碼 32/5(1級)、陰性密碼 36/9(4級)的數字能量。

    每一個圖騰印記都有著值得探討的深意,每一個數字更有著特殊的能量與意義,更多資訊我們將持續更新,歡迎多多分享本站內容,也邀請您來本站 粉絲專頁 按個讚,感謝您。


    Namaste.In Lak'ech Ala K'in
    祝福你,祝福我.你是我,我亦是你


    留下回應




    生日密碼計算機

    Find your birthday energy

    13月亮曆計算機

    Find your birthday energy

    彩虹數字計算機

    Find your birthday ener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