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生日密碼《維心書苑》
Author

詹天佑

  • Image   詹天佑 
  • 中國首位鐵路總工程師
    維基百科: (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哈來達朝廣東省南海縣(今廣東廣州西關十二甫西)人,祖籍徽州府婺源縣,中國首位鐵路總工程師,負責修建了京張鐵路等諸多工程,有「中國鐵路之父」、「中國近代工程之父」之稱。詹天佑是首批中國留美幼童之一,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學士英語Bachelor of Philosophy(Ph.B),香港大學榮譽法學博士,英國土木工程師學會會員(首位加入國際學術團體的中國學者)。

    生平[編輯]

    早年[編輯]

    1872年詹天佑(左)和潘銘鐘(右)在到達康涅狄格州紐黑文后的合影
    學生時代的詹天佑

    1861年4月26日,詹天佑出生於西關十二甫(當時西關屬南海縣境內)。 1872年,清末革新思想家容闳在香港招考幼童。詹興洪的好友譚伯邨,在澳門經商,見多識廣,很有開明之見,力勸詹興洪夫婦送詹天佑報考出洋。譚伯邨是中山人,很喜歡詹天佑,認為他聰明堅毅,将來定有所成,于是早早地把四女兒譚菊珍許配了給他。詹興洪后委托譚伯邨帶上詹天佑到香港報名,詹天佑幼年就讀私塾,學習很好,到香港報考成功,剛剛12歲的詹天佑考進了幼童出洋預備班。1872年8月,包括詹天佑在内的首批清代官派美留學幼童30人遠赴美國。(見中國留美幼童)

    其父詹興洪為詹天佑所具之《出洋志願書》道出了詹家的源流:[2]

    具結人詹興洪今與具結事,

    茲有子天佑送赴憲局,帶往花旗國肄業,學習機藝。回來之日,聽從差遣,不得在外國逗留生理。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此結是實。
    童男,詹天佑,年十二歲,身中,面圓白,徽州府婺源縣人氏。曾祖父賢。祖世鸞。父興洪。
    同治十一年三月十五日

    詹結石(親筆畫押)

    赴美留學[編輯]

    詹天佑入美國小學、中學學習,讀書期間興趣非常廣泛,表現出讓同學驚異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在美國這種臥虎藏龍之地,詹天佑永不言後,刻苦鑽研,各科成績都很優秀,特別是數學,經常拿獎學金。課餘時間,他閱讀了大量具有民主思想的進步作家的文學作品,他還喜愛遊泳、滑冰、釣魚、打球等各種體育活動,特別喜歡打棒球,而且水準讓美國人都震驚。

    1878年,詹天佑以優異成績進入耶魯大學,修讀土木工程,鐵路專業。他選擇鐵路,乃因為西方正興起以鐵路起飛帶動經濟起飛的理論,美國鐵路正處於高速發展的高潮期,詹天佑親身經歷,意識到鐵路對中國的重要性。

    另外,適值美國舉行建國100周年慶祝,出洋預習班的同學們參加了一個規模巨大的百年博覽會,見識了美國建國100年來的各項生產成就和當時世界上最新的科學技術成果。他們目睹北美西歐科學技術的巨大成就,對機器、火車、輪船及電訊製造業的迅速發展讚嘆不已。而在中國館裡,展品都是中國傳統的農副產品和手工製品,比西方資本主義機器大生產落後了整整一個時代。是次活動刺激了詹天佑,感受到中國與西方的差距,堅定了他學習鐵路建設的決心,要學好西方先進技術。

    1881年5月,以「碼頭起重機研究」為論文畢業,得學士學位。同年,清政府撤回所有留學生。百多名留學生中,隻有詹天佑及歐陽庚能及時取得學位。

    修築鐵路[編輯]

    詹天佑回國後,當時中國有修築鐵路的工作,他隻好被派送到福建學習修築鐵路[3],1882年7月畢業,經過船上實習,1884年2月後留在後學堂任教。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詹天佑並沒參加該次戰伇,《字林西報》報導詹天佑的功績[4],詹天佑在1885年被調到廣州黃埔水師學堂任教習,曾勘製廣東沿海海圖[3]

    唐津鐵路津沽鐵路段[編輯]

    1888年,經鄺孫謀推薦,轉入由李鴻章、伍廷芳興辦的中國鐵路公司,於英國工程師克勞德·威廉·金達之下擔任見習工程師並得到學以緻用的機會。當時從天津到山海關的津榆鐵路修到灤河,要造一座橫跨灤河的鐵路橋。灤河河床泥沙很深,又遇到水漲急流。鐵橋開始由號稱世界第一流的英國工程師擔任設計,但該工程師失敗了;後來請日本工程師實行,也無法完成,最後請德國工程師出馬,不久也敗下陣來。詹天佑要求由中國人自己來建,負責工程的英國人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隻得同意詹天佑來試試。他分析各種打樁方法,仔細研究灤河河床的地質土壤情況,經過縝密的測量與調查之後,結合中國傳統的橋樑打樁方法和西方近代先進技術,採用新式的氣壓沉箱法建造橋墩,最後于1894年順利完成灤河大橋工程。也是在這一年,詹天佑得到了國際工程學界的充分認可,被選為英國土木工程師學會的會員,成為了第一個參加國際學術組織的中國學者。

    由於在1887年至1888年間,詹天佑參與興建連接唐山至天津的唐津鐵路中塘沽至天津段的津沽鐵路鋪軌,很快便得到金達的賞識,升任工程師和地區工程師。

    新易鐵路[編輯]

    1901年,八國聯軍退出北京,逃亡西安的慈禧回京后,宣布要坐火車去西陵祭祖,下令為她修築一條來往高碑店易縣新易鐵路。慈禧把修築鐵路的事交給袁世凱負責,要求在6個月内竣工。袁世凱本想請英國工程師克勞德·威廉·金達主持修路,但卻遭到法國的反對。在英法兩國相持不下的情況下,1902年10月19日袁世凱正式任命詹天佑為總工程師,詹天佑以四個月時間及低廉的成本建成了鐵路。雖然這隻有37公裏長的路線沒有很大的實質作用,但卻是首條由中國人自行修建的鐵路。[5]

    京張鐵路[編輯]

    1909年10月京張鐵路建成通車時的詹天佑

    之後清政府準備興建連接北京至張家口的京張鐵路。由於這條鐵路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英國及俄國都希望得到建造權而相持不下。然而,在英國、俄國的鐵路高級計劃測量師和工程師在經過多次的探勘後認為難度極大。因為燕山山脈群中有不少的陡峰,其中被選為「第二隧道」的燕山二號峰其地質大多為花崗岩以及玄武岩,很難使用一般的「炸隧開道」的方法,這使得列強讓京張鐵路追加預算資金。

    1905年,袁世凱決定不用外國資金,亦不使用外國人,全部由中國自行修建京張鐵路。詹天佑被任為總工程師,之後更兼任鐵路總辦。京張鐵路全長約222公裏,由於要經過長城內外的燕山山脈,需要興建不少隧道及橋樑,工程相當複雜。當時多數外國人質疑中國人自行建造這條鐵路的能力;詹天佑亦明白工程艱鉅,並關係到中國工程師的聲譽,但仍然堅持努力嘗試。詹天佑從三條本人親自勘定的路線中,選擇兼顧成本及線路走向、客流量較為适中的一條。另一條他認為線路走向、客流量較好、但因造價較高而被迫放棄的路線,在1955年建成豐沙鐵路。

    京張鐵路在四年後的1909年8月11日建成,10月2日通車,施工時間比原定縮短了兩年;而建造成本亦比原來預算節省35萬兩白銀。鐵路上有四條隧道,其中八達嶺隧道長1,092公尺,有居庸關隧道的三倍長,採用豎井方法挖掘;另外有二百米長,鋼架結構的懷來大橋;此外還在八達嶺段(盡是懸崖峭壁)則使用了“人”字軌道攀斜,解決了地勢險要、坡度過大而資金有限的問題。京張鐵路的成功建造,不單是中國近代工程史上的重要成就,對正掀起民間自辦鐵路風氣的中國亦起了很大的激勵作用。

    晚年及逝世[編輯]

    2019年春,青龍橋火車站内,京郊旅遊線『長城号』從詹天佑雕像前經過。

    京張鐵路建成後,詹天佑獲宣統賜工科進士,任留學生主試官等職。1910年,任廣東商辦粵漢鐵路總公司總理兼工程師,1912年兼任漢粵川鐵路會辦,負責興建粵漢及川漢鐵路。此后一直定居在漢口俄租界的鄂哈街9号(今洞庭街51号)。同年成立“中華學會”,並被推舉為首任會長。

    民國成立後,1913年詹天佑獲政府委任為交通部技監,1914年6月14日,出任漢粵川鐵路督辦[6],是年10月獲頒授二等嘉禾章[7]。1916年,獲香港大學頒授榮譽法學博士學位。1919年初,受命往海參崴和哈爾濱任協約國監督遠東鐵路會議中國代表。

    1919年4月,詹天佑因病回漢口,4月24日去世,終年57歲[8]

    身后[編輯]

    詹天佑與其妻譚菊珍原葬在北京海澱區萬泉庄。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兩人墓園被紅衛兵破壞,屍首暴露。

    在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北京鐵路局和中國鐵道學會于1982年5月20日将詹天佑及其夫人遷葬于京張鐵路青龍橋火車站站房右側。1987年,附近又建成了詹天佑紀念館。

    家族[編輯]

    乾隆年間,婺源茶葉經由廣州出口英國銷量益增,詹天佑曾祖父、婺源人詹文賢加入販售本地茶葉的浪潮,在廣州西關外開了一家名為“萬孚”的小茶行,生意紅火后捐了官,并在家鄉婺源花費數千銀兩還清兄弟積年的舊債,“祖祠災毀,率弟捐造。村路水沖,偕衆修理。”因而受到邑宰的嘉獎,名字編入了《婺源縣志》——孝友傳。[9]

    此后,詹文賢把兒子詹世鸾(即詹天佑祖父)也帶往廣東,打開更大局面,詹世鸾亦捐官列授儒林郎,有六品頂戴。[9]

    及至詹世鸾之子、詹天佑之父詹興洪之年代,鴉片戰争爆發,詹氏家道中落,詹興洪攜妻帶子由廣州遷往南海西關一帶,一邊讀書,一邊種田,并以刻章、代寫書信維持家計。[9]

    《十日談》,留有詹天佑的親筆簽名「Jeme Tien Yow」(1916年)。

    詹天佑終生奉行「一夫一妻」制。1887年3月27日,26歲的詹天佑和19歲的譚菊珍在雙方父母的主持下在澳門結婚。夫妻感情很好,長女詹順蓉於1888年1月17日出生,之后,譚菊珍又連續為詹天佑生了2個女兒和5個兒子,一共5男3女,8個孩子。這8個孩子分別是:長女詹順蓉、長子詹文珖、次子詹文琮娶梁敦彥女、次女詹蕙顏(詹順香)、三女詹蕙筠(詹順帶)、三子詹文耀、四子詹文祖、五子詹文裕。近年網上訛傳詹順蓉被洋人燒死情節純屬杜撰。[10]

    詹天佑一家人雖然顛沛流離,但過著幸福美好的生活。詹天佑的8個子女都出生於不同的地方,他們分別出生於廣州、直隸林西、山海關、錦州、北京五地。鐵路修到哪,詹天佑夫婦就把家安在哪。

    詹天佑因為夫人的名字中有個「菊」字,特別愛養菊花,簡直到了入迷的程度。閑暇,他用菊花把庭院裝點得花團錦簇。每當鐵路工程碰到難題時,他信步庭前,駐足菊花叢中,彷彿與花細語,以此排憂解悶。他愛菊花,隻要是好品種,不管什麼價,都設法買到手。愛屋及烏,詹天佑對岳父譚伯羌也是恭敬得無以復加。譚菊珍平時吃飯較慢,常常飯未吃完,飯菜先已冷了,詹天佑就專門設計訂造了一套保溫餐具,供夫人專用。詹天佑的外侄女譚韞玉曾經說過這樣一件事:譚菊珍常年有肺病,臥病在床,常常咯血,久治不愈,無法照料丈夫生活。有人巴結詹天佑,要給他找個小妾,被詹天佑堅決拒絕,堅持細心地照料妻子,繼續維持專一的愛情。

    詹天佑認為男人必須敬愛妻子,不愛妻子的男人,也必定不會忠於事業與朋友,他非常反感聽到夫妻爭吵、離婚這類事情,一旦聽說誰家夫妻不睦,他總認為錯在男人。平時,他總是反復告誡部下要尊重愛護妻子。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京張鐵路上,職工大多十分尊重妻子,家庭普遍和睦,夫妻吵口打架的事情很少發生。

    詹天佑言傳身教,努力發揚奉獻國家、勇於創業、關心他人、助人為樂的好家風。后人中湧現了大批優秀人才,如三子詹文耀、四子詹文祖均畢業於北京交通大學,五子詹文裕的長子詹同濟畢業於北洋大學,是著名的鐵路工程師,次子詹同(同渲)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是著名的漫畫家。

    主要成就[編輯]

    詹天佑銅像及墓
    詹天佑紀念館

    詹天佑修建京張鐵路期間厘定各種鐵路工程標準,並上書政府要求全國採用。中國現在仍然使用的4呎8寸半(1.435米)標準軌、鄭氏自動掛鈎等等都是出自詹天佑的提議。此外詹天佑亦著重鐵路人才的培訓,制定了工程師升轉章程,對工程人員的考核和要求作出明文規定,並且定明工程師薪酬與考核成績掛鉤。京張鐵路培訓了不少中國的工程人員,詹天佑所製定的考核章程亦成為其它中國鐵路的模仿對象。

    其中鄭氏自動掛鈎又譯為詹氏車鈎,被誤以為是詹天佑發明[11],其實是由于其發明者名字中文音譯中出現了“詹”字,詹天佑隻是對其做過些微修改。

    作品[編輯]

    • 《鐵路名詞表》
    • 《京張鐵路工程紀略》
    • 《華英工學詞彙》

    紀念[編輯]

    家鄉故居[編輯]

    故居

    2004年,中共廣州市委荔灣區委、廣州市荔灣區人民政府決定重修十二甫詹天佑故居,同時建立詹天佑博物館。詹天佑故居地處恩甯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号,是詹天佑出生和童年生活的地方,原址為二層半的西關大屋式建築,佔地面積僅40多平方米,且相當破舊。

    2002年10月,荔灣區教育局為改造“麻雀學校”十二甫西小學(現更名詹天佑小學),開始擴徵周邊舊民居,詹天佑故居也被納入清拆紅線內。後經荔灣區部分政協委員的及時提議,保留了故居及鄰旁的水月宮,開發成詹天佑故居紀念館,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場所和名人故旅遊景點。[12]

    整修后的詹天佑故居紀念館分為故居、紀念館四個房間和前后花園等部分,占地面積擴大至200多平方米,比舊址擴大五倍多。詹天佑故居及紀念館,現已恢複成舊有的西關大屋格局,建築立面選用傳統的青雲磚,正面兩個出入口均設有角門、(木趟)栊門和厚重的木門,牆面上有滿洲窗,兩側前后花園也可通行。故居大廳的布局參照的是一張攝于1880年代詹天佑在廣州家中所拍的玻璃底片,底片上有八仙桌、八仙椅等酸枝家具,牆上挂着名人字畫,還有幾個鑲滿照片的鏡框,這張玻璃底片在故居封藏了一個多世紀后,在2004年偶然被發現。

    詹天佑修建京張鐵路,在開鑿居庸關和八達嶺兩個隧道時,将地勢陡險、坡度大的八達嶺設計成“人”字路線,使列車順利行駛,此舉成為中國鐵路建設的一大創舉,因此修葺故居時特地在紀念館前花園搭建了微型的“人”字形京張鐵路和八達嶺長城以作為紀念。

    西南(唐山)交通大學[編輯]

    西南(唐山)交通大學成都校區建有巍峨的詹天佑體育館,館前矗立着詹天佑塑像;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圖書館前也有詹天佑塑像;西南交通大學犀浦校區建有天佑齋學生宿舍。

    京張鐵路沿線[編輯]

    青龍橋站[編輯]

    • 1922年,青龍橋站豎立詹天佑銅像。[13]
    • 1987年,在八達嶺長城建成詹天佑紀念館。

    張家口站[編輯]

    詹天佑像,位於張家口站
    • 2005年10月12日,紀念京張鐵路開工100周年時,在張家口南站(現為張家口站)“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的銅像揭幕。

    北京交通大學[編輯]

    • 北京市海澱區北京交通大學校内立有詹天佑全身塑像。

    婺源縣[編輯]

    • 婺源縣婺源二中為紀念詹天佑,激勵青少年求知報國、勇攀科學高峰的壯志,于1993年11月經省人民政府批準定名為“天佑中學”并沿用至今,天佑中學校門口立有詹天佑銅像。
    • 婺源縣浙源鄉廬坑村于2014年5月18日設立詹天佑銅像。[14]
    • 2015年6月28日開通的合福客運專線婺源站站前廣場立有詹天佑塑像。

    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編輯]

    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英語:Tien-yow Jeme Civil Engineering Prize;又稱“詹天佑獎”、“詹天佑大獎”)是由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和北京詹天佑土木工程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于1999年聯合設立的獎項,為中國大陸土木工程領域工程建設項目科技創新的最高榮譽獎、“詹天佑土木工程科學技術獎”的主要獎項。[15]截至2022年1月,已頒發19屆。[16]

    參考資料[編輯]

    1. ^ 根據其本人簽名,Tien Yow Jeme(Jeme是其姓氏「詹」)是留美時使用的粵音英文譯名,外國文檔沿用此名。
    2. ^ 淡江人文社會學刊(31),淡江大學, 2007年,第37頁
    3. ^ 3.0 3.1 灤河大橋 詹天佑“治水”成名. 北京衛視. 2019-05-26 [2019-05-31]. (原始内容存檔于2019-05-31). 
    4. ^ 張之洞. 姜亞沙 , 編. 《張文襄公(未刊)電稿》 第10冊. 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 2005年. #4469. OCLC 66272340. 
    5. ^ 慈禧西陵祭祖修築鐵路專線. 新浪網. 2007年5月9日 [2011-09-05].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1-04-09) (中文(簡體)). 
    6. ^ 命令 (PDF). 政府公報. 1914-06-15, (757號). 
    7. ^ 命令 (PDF). 政府公報. 1914-10-04, (868號). 
    8. ^ 詹天佑:用“工匠精神”築就中華鐵路. [2016-10-28].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2-11-16). 
    9. ^ 9.0 9.1 9.2 詹天佑祖上三代婺源情結. 上饒日報. 2017-04-08 [2018-05-23].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1-05-04). 
    10. ^ 存檔副本. [2023-03-09].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3-03-09). 
    11. ^ 詹天佑掛鉤之謎. udn. 2015年2月26日 [2021-08-25].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2-06-10) (中文(繁體)). 
    12. ^ “麻雀小學”變詹天佑小學. 信息時報. 2002-10-31 [2016-07-17]. (原始内容存檔于2016-10-05). 
    13. ^ 百年京張大事記. [2010-03-06]. (原始内容存檔于2012-09-10). 
    14. ^ 張衛國. 雄關漫道真如鐵. 江西日報. 2014-12-19 [2017-03-31].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1-05-15). 
    15. ^ 詹天佑獎介紹.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 [2021-12-28].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2-06-10). 
    16. ^ 曆屆獲獎名單.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 [2021-12-28].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2-06-10).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遊美同學錄·詹天佑》,出自《遊美同學錄》
    維基共享資源閱覽影像

    外部連結[編輯]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詹天佑&oldid=79645207”

  • 國曆:西元 1861 年 4 月 26 日 (五)
  • 農曆:辛酉金雞年三月十七
  • 13月亮曆: 光譜藍風暴年10 月 23 日 ( 第 10 個月,第 4 周,第 2 天)
  • NS 1.29.10.23:KIN.233 水晶的紅天行者
  • 陽性生日密碼   28/10/1
  • 陰性生日密碼   27/9
  • 靈魂功課等級   + 7   - 2
  • 名人生日密碼彩虹數字 能量好感度計算13月亮曆 合盤計算我的流日 KIN 計算




  • 調性 12: 水晶 Crystal
    圖騰 13: 紅天行者 Red Skywalker
    白風 波符 13 天的第 12 天
    內在女神力: KIN.115 光譜的藍鷹
    PSI(行星記憶資料庫): KIN.147 自我存在的藍手
    西元 1861 年 4 月 26 日,是一個很棒的日子,充滿了祝福及能量

    這天的星系印記是 KIN.233, 名號是 【水晶的紅天行者】 、 【白風波符 之 水晶紅天行者】 也可以是 【水晶紅天行者.白風波符】 ,你比較喜歡哪一個稱號呢?

    白風是20個波符中的第18個;言語的能量不亞於意識,因為意識只存於腦中、風中、宇宙中,而言語已經是半個具象的能量流動,尤其在溝通的過程中,我們宛如拿著能量發射器指向別人,善念聚成善能量投射善意能量場、惡意成為惡意劍刺向受話人,受話者的體會,會是特殊的能量接收轉化器,說好話亦不見得收到好結果,表達是需要不斷練習的,我們終將發現言語溝通會是主導未來地球走向的主要因素,善知識、善循環亦或是相互攻擊走向毀滅,就僅僅是眾人每一個念頭、每一句表達的聚合而已。

    KIN.233 位於 白風波符 13 天中的第 12 天,銀河音階為調性 12
    調性 12 的名稱是水晶,是超脫物質界卻又與現實緊緊相連的共榮境界,將之前累積的經驗與智慧相互連結後用嶄新的面貌顯現在世人面前。
    在白風波符 13 天中,我們可以在每一天的靜心中問自己一個問題,今天是白風波符的第 12 天,我的問題是:我該如何將自己奉獻給所有生命?。紅天行者,能使我將自己奉獻給所有生命。

    今天的星際原型圖騰為紅天行者,我們稱之為主印記, 紅天行者的主題為探索及體驗,紅天行者樂於在不同的空間中穿梭奔馳,帶著對一切好奇的求知渴望,紅天行者能夠在得到內在穩定力量後,超越突破。

    每個主印記都蘊藏著五大神諭,除了中央的主印記外,上下左右各有一個圖騰,分別為右邊的【支持】圖騰、上方的【引導】圖騰、左邊的【挑戰擴展】圖騰及下方的【隱藏推動】圖騰。

    紅天行者與白世界橋相互為對方的支持圖騰, 白世界橋支持著紅天行者的浪漫,沒有到不了的地方,只有不知道怎麼連結的人,白世界橋讓紅天行者對於想到的地方通行無礙。

    紅天行者的引導依據KIN的調性不同會有五種可能性,KIN.233的引導圖騰是紅蛇 , 在紅蛇的引導下,我們理解到,生命可以透過一層一層的蛻變,走向一個更美好的境界,沒有人是局外人,因為我們都在這個具象的能量場中遊走徜徉。

    紅天行者與藍夜相互為對方的挑戰擴展圖騰, 藍夜是紅天行的挑戰擴展,相較於紅天行者的熱愛移動奔馳,藍夜也許更樂於一動不如一靜的靜態感受,若紅天行者可以在急忙奔走的生活中,偶爾停下腳步也試著享受在心靈靜謐中的悠然自得,將可為永不停歇的旅行增添色彩。

    紅天行者與黃星星相互為對方的隱藏推動圖騰, 紅天行者奔馳於世界各地,追尋美的事物,黃星星可以讓紅天行者更有動力,去踏遍每一個不曾到過的地方,成為其追尋的動力及勇氣。

    當我們能將五大神諭力量啟動合一時,將可發揮出 KIN.115 光譜的藍鷹 的內在能量。

    每年 4 月 26 日的 PSI(行星記憶資料庫)皆為 KIN.147 自我存在的藍手 ,PSI(行星記憶資料庫)是我們圖騰調性中,另一個更高維度的自己,也是另一個我們值得學習及體會的課題。

    水晶紅天行者的 KIN260 肯定句是:【我能夠走訪世間,體驗領悟在地文化的無限風華】

    另外就彩虹數字來說 1861 年 4 月 26 日 有著 陽性密碼 28/10/1(7級)、陰性密碼 27/9(2級)的數字能量。

    每一個圖騰印記都有著值得探討的深意,每一個數字更有著特殊的能量與意義,更多資訊我們將持續更新,歡迎多多分享本站內容,也邀請您來本站 粉絲專頁 按個讚,感謝您。


    Namaste.In Lak'ech Ala K'in
    祝福你,祝福我.你是我,我亦是你


    留下回應




    生日密碼計算機

    Find your birthday energy

    13月亮曆計算機

    Find your birthday energy

    彩虹數字計算機

    Find your birthday ener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