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忠謀
-
台灣半導體企業家、台積電創辦人
維基百科: (英語:Morris Chang,1931年7月10日—),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創辦人、 中華民國 工業技術研究院 院士 [4] 和台灣 半導體 企業家,曾任台積電董事長,現已退休。2018年-2023年代表 總統 蔡英文出任 APEC中華領袖代表,並擔任 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董事,出生於今 浙江 寧波,成長在 中國大陸和 香港,曾就讀 美國 哈佛大學,畢業於 史丹佛大學 電機 博士,曾任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及 麻省理工學院 董事,並擔任 紐約證券交易所顧問。也曾是世界先進積體電路公司董事長,曾獲 IEEE榮譽獎章,並被 浙江工商大學浙商博物館列入浙商名人堂 [5] ,有「台灣半導體教父」之稱譽,2006年、2018年至2023年出任APEC領袖代表[6] 。2020年《富比士》公布的台灣50大富豪,張忠謀資產為15億美元,排名第28 [7] 。生平[
編輯] 早年[
編輯] 張忠謀1931年出生於
浙江 鄞縣,父親張蔚觀是鄞縣財政處長,1932年遷居 南京,1937年遷居 廣州,時 抗日戰爭爆發,廣州遭 日軍轟炸,遷居 英屬香港。1941年 太平洋戰爭爆發, 日軍佔領香港。1943年再遷居 重慶,進入 重慶南開中學就讀。1945年抗戰勝利,遷居 上海,進入 上海市南洋模範中學就讀。1948年 國共戰爭,隨家人再回到香港,就讀於 香港培英中學。 1949年赴
美國 波士頓就讀 哈佛大學,次年轉學 麻省理工學院 機械工程學系。1952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學士,1953年獲得碩士學位,同年與第一任妻子克理絲丁·陳結婚。 職業經歷[
編輯] 1955年,張忠謀因兩次未能通過
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學位資格考試,決定嘗試進入職場。其在自傳中將落選博士的經歷「視為一生的最大幸運」。初期曾考慮到 福特汽車的底特律研發中心工作,因福特汽車給的薪資待遇比 希凡尼亞公司 (Sylvania Electric Products)的半導體部門少了一美元的月薪,所以選擇進入希凡尼亞公司工作,從此踏入半導體產業。1958年到 德州儀器事業部工作,三年後成為工程部經理。1962年入籍 美國,1964年獲得美國 史丹福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博士學位。 1972年,升任德州儀器集團副總經理。1983年,離開德州儀器,改入
通用儀器公司擔任營運長。 1985年,應
孫運璿之邀到 臺灣擔任 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 [8] ,兼任聯華電子董事長,1987年2月1日因緣際會籌辦 荷蘭 飛利浦與工研院合資成立的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長兼總裁( 執行長)。據張透露當年他發展代工模式的時候,還曾邀英特爾入股,但英特爾始終堅持IDM而未獲重視 [9] 。1994年,創立
世界先進積體電路公司 [4] 。2005年,取得
百人會會員資格。同年辭去台積電執行長,由 蔡力行擔任該公司執行長。 2006年11月,代表
中華台北出席該年於 越南舉辦的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領袖會議 [10] ;11月18日抵達主辦城市越南 河內 [11] 。2009年6月11日,宣布回任台積電執行長
[12] [13] 。2013年7月18日,宣布將辭去台積電執行長
[14] ;11月12日,辭去台積電執行長一職,僅擔任董事長。 [15] 2017年10月2日,宣布將在2018年6月台積電股東常會後辭去台積電公司職務,正式退休。
[16] 2018年6月5日,在台積電股東常會上宣佈「不續任董事、不接顧問、不擔任榮董」正式退休,由
劉德音與 魏哲家任董事長及總裁一職。 [17] 退休後[
編輯] 2018年7月10日,張忠謀與夫人張淑芬一起重回台積電,參加台積電新竹總部為他舉辦的「張忠謀大樓」(Morris Chang Building)揭幕典禮。
[18] 榮譽[
編輯] 中華民國勳章獎章[
編輯] 二等景星勳章(2011年10月25日于 台北 總統府頒授 [19] [20] )一等卿雲勳章(2018年9月14日于 台北 總統府頒授 [21] )
媒體評獎[
編輯] 1999年,首先由美國《
彭博商業週刊》遴選為「全球最佳經理人之一」。 2000年,獲IEEE協會授予Robert N. Noyce獎。同年,美國《
時代雜誌》評為「最有影響力的二十六位總經理」的其中一員。 2005年11月,《電子商業雜誌(Electronic Business)》評為「全球10位最具影響力領袖」。
2011年,榮獲
IEEE榮譽獎章 [22] 。2016年,《
日本經濟新聞》在評選亞洲企業前20大MVP時,張忠謀與 郭台銘名列榜上 [23] 。參考資料[
編輯] ^ Russell Flannery.福布斯亞洲年度商業人物——張忠謀:“無廠”時代的峰頂常青樹. 福布斯中文網. 2012-11-29 [2015-08-15]. (原始内容 存檔于2021-06-11). ^ 黃光芹; 施岳呈.張忠謀娶到舊部屬前妻. 中國時報. 2008-11-29 [2015-05-31]. ( 原始内容存檔于2018-11-25). ^ Morris Chang. Forbes. [2021-10-24]. (原始内容 存檔于2021-10-26). - ^
4.0 4.1 張忠謀 - 院士名錄 (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 互聯網檔案館),工業技術研究院 ^ “半導體之父”張忠謀. 浙商博物館. [2015-10-11]. ( 原始内容存檔于2015-12-26). ^ 張忠謀 半導體教父. 財訊雙週刊 第452期. [2015-10-16]. ( 原始内容存檔于2015-12-26). ^ 【台50大富豪1】富比士最新調查出爐 頂新魏家兄弟成首富、郭董落居第四. 蘋果即時. [2020-02-17]. (原始内容 存檔于2020-03-05). ^ 孫運璿開三條件力邀張忠謀回台. 財團法人孫運璿學術基金會. [2021-02-28]. (原始内容 存檔于2021-06-11). ^ 洪友芳.張忠謀:「創立台積電 邀求英特爾投資遭拒」. 自由時報. 2021-04-21 [2021-04-21]. (原始内容 存檔于2021-06-11). ^ 曾慧雯.將出席APEC 張忠謀:台灣最近表現一點都不慚愧. 自由時報. 2006-11-11 [2015-05-31]. (原始内容 存檔于2021-06-11). ^ 王平宇、曾慧雯、王貝林.出席APEC 張忠謀搭總統專機飛抵越南.自由電子報.2006-11-18 互聯網檔案館的 存檔,存檔日期2007-09-29. ^ 張忠謀回鍋兼任台積電總執行長 (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 互聯網檔案館).大紀元.2009-06-11 ^ 塗志豪.張忠謀重掌台積電兵符.工商時報.2009-06-12 互聯網檔案館的 存檔,存檔日期2009-06-14. ^ 王毓雯.交棒!張忠謀right?. 商業周刊第1340期. 2013-07-25 [2013-08-27]. (原始内容 存檔于2014-08-22). ^ 張建中.張忠謀交棒 台積電採雙執行長 (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 互聯網檔案館).中央社.2013-11-12 ^ 張忠謀宣布退休 大黑馬是總裁魏哲家|天下雜誌. 天下雜誌. [2021-07-17] (中文(臺灣)). ^ 塗志豪、呂淑美.股東會後告別 張忠謀今裸退 (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 互聯網檔案館).中時電子報.2018-06-05 ^ 台積企業總部大樓命名「張忠謀大樓」,四大價值帶動今年營收破兆. TechNews 科技新報. [2021-07-17]. (原始内容 存檔于2021-07-17) (中文(臺灣)). ^ 總統將贈勳12位社會賢達以資嘉勉肯定. 中華民國總統府. 2011-10-23 [2021-08-25]. (原始内容 存檔于2021-08-25). ^ 總統出席「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聯合授勳典禮」. 中華民國總統府. 2011-10-25 [2021-08-25]. (原始内容 存檔于2021-08-25). ^ 總統頒授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張忠謀先生「一等卿雲勳章」. 中華民國總統府. 2018-09-14 [2021-08-25]. (原始内容 存檔于2021-08-25). ^ IEEE Medal of Honor Recipients (PDF). IEEE. [2011-02-23]. ( 原始内容 (PDF)存檔于2015-04-22). ^ 劉煥彥.【張忠謀、郭台銘上榜】亞洲20大企業MVP 台灣兩人出線 (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 互聯網檔案館).蘋果日報.2016-09-29
外部鍊接[
編輯]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 張忠謀 維基語錄上的 張忠謀語錄 學術機關職務 工業技術研究院 前任: 方賢齊 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
1985年8月—1988年12月繼任: 林垂宙 IEEE榮譽獎章獲得者 2001–至今 赫維希·科格爾尼克 (2001)赫伯特·克勒默(2002) 尼克·霍洛尼亞克(2003) 關本忠弘(2004) 詹姆斯·L·弗拉納根 (2005)詹姆斯·D·邁因德爾 (2006)托馬斯·凱拉思 (2007)高登·摩爾(2008) 羅伯特·丹納德(2009) 安德魯·維特比(2010) 張忠謀(2011) 約翰·軒尼詩(2012) 厄文·馬克·雅各布(2013) B·賈揚特·巴利加(2014) 米爾德裏德·德雷斯爾豪斯(2015) 戴夫·福尼(2016) 基斯·伊明克 (2017)布拉德福德·帕金森 (2018)庫爾特·彼德森 (2019)胡正明(2020) 傑可布·立夫(2021) - 阿薩德·M·馬德尼(2022)
文頓·瑟夫(2023)
完整名單 1917–1925 1926–1950 1951–1975 1976–2000 2001–至今
中華民國 總統府 資政 1948年依據總統府組織法設立,由 總統聘任,無定額,無聘期限制,一般為終身任職;
1996年改為有給職、無給職者各不超過15人,聘期不超過總統任期;2008年後不再聘任有給職資政。1948-1996年蔣中正聘任
1948-1975- 1948:
吳敬恒 (1953逝世) 張人傑 (1950逝世) 李煜瀛 (1973逝世) 張君勱 (未就任) 曾琦 (1951逝世) 莫德惠 (1968逝世) 許崇智 (1965逝世) 孔祥熙 (1967逝世) 章嘉呼圖克圖 (1957逝世) 吳忠信 (1959逝世) 徐傅霖 (1958逝世) 李璜 (未就任) 周鍾嶽 (1949留在 大陸,1955逝世) 宋慶齡 (1949免職) 戴傳賢 (1949逝世) 鄒魯 (1953卸任) 丁惟汾 (1953卸任) 居正 (1951逝世) 張羣 (1990逝世) 吳鼎昌 (1950逝世) 孔德成
1949:胡適 (1962逝世)
1950:閻錫山 (1960逝世) 朱家驊 (1963逝世) 吳鐵城 (1953逝世) 陳立夫 顧孟餘 (1972逝世) 李文範 (1953逝世) 陳濟棠 (1954逝世) 許世英 (1964逝世) 丘念台 (1953卸任) 石志泉 (1960逝世)
1952:徐永昌 (1959逝世) 鈕永建 (1965逝世)
1954:賈景德 (1960逝世)
1956:顧維鈞 (1985逝世)
1958:董顯光 (1971逝世)
1960:張知本 (1976逝世) 戢翼翹 (1976逝世) 何成濬 (1961逝世) 趙恆惕 (1971逝世)
1963:王雲五 (1979逝世)
1965:孫科 (1973逝世)
1966:余井塘 (1985逝世)
1969:馬超俊 (1977逝世)
1970:王世傑 (1981逝世)
1971:魏道明 (1978逝世) 吳經熊 (1986逝世)
嚴家淦聘任
1975-1978- 1976:
黃少谷 俞大維 (1993逝世)
蔣經國聘任
1978-1988- 1978:
葉公超 (1981逝世) 楊亮功 (1992逝世)
1979:戴炎輝 (1992逝世)
1980:谷正綱 (1993逝世) 連震東 (1986逝世) 張其昀 (1985逝世) 張寶樹
1981:徐慶鐘 (1996逝世)
1984:謝東閔 孫運璿 黃季陸 (1985逝世) 劉季洪 (1989逝世) 李璜 (1991逝世)
1986:錢穆 (1990逝世)
1987:余俊賢 (1994逝世) 洪壽南 鄭彥棻 (1990逝世) 袁守謙 (1992逝世)
李登輝聘任
1988-1996- 1988:
李國鼎 沈昌煥 倪文亞
1989:俞國華 蔣彥士 高玉樹
1990:馬紀壯 劉闊才 (1993逝世) 李煥 馬樹禮 何宜武 蔡鴻文 (1994逝世) 邱創煥 (1993辭職) 陳雪屏 鄭為元 (1993逝世) 高信 (1993逝世)
1991:辜振甫 林挺生 趙自齊
1992:梁肅戎
1993:黃尊秋 郝柏村 蔣緯國 汪道淵 林金生
1994:吳大猷 閻振興 陳建中 林洋港
1996年以後李登輝重聘
1996-20001996.5
(26人)- 有給職:
謝東閔 李元簇 孫運璿 俞國華 李煥 倪文亞 黃尊秋 張寶樹 蔣彥士 李國鼎 沈昌煥 陳雪屏 洪壽南 (1997逝世) 黃信介
無給職:黃少谷 (1996逝世) 孔德成 馬紀壯 馬樹禮 林挺生 辜振甫 趙自齊 何宜武 林金生 吳大猷 閻振興 陳建中
增聘:邱創煥 (1996)
1997.5
(27人)- 有給職:
謝東閔 李元簇 孫運璿 李煥 倪文亞 黃尊秋 張寶樹 蔣彥士 李國鼎 沈昌煥 陳雪屏 黃信介 俞國華 張建邦
無給職:孔德成 馬紀壯 (1998逝世) 馬樹禮 林挺生 辜振甫 趙自齊 何宜武 吳大猷 閻振興 陳建中 林榮三 王玉雲 劉真
增聘:邱創煥 (1997) 徐立德 (1997) 吳伯雄 (1997)
1998.5
(29人)- 有給職:
謝東閔 李元簇 孫運璿 俞國華 李煥 倪文亞 黃尊秋 張寶樹 (1998逝世) 蔣彥士 (1998逝世) 李國鼎 沈昌煥 (1998逝世) 陳雪屏 (1999逝世) 黃信介 (1999逝世) 邱創煥 徐立德
無給職:孔德成 馬樹禮 林挺生 辜振甫 趙自齊 何宜武 吳大猷 (2000逝世) 閻振興 陳建中 林榮三 王玉雲 劉真 張建邦 吳伯雄
增聘:陳田錨 (1999) 施啟揚 (1999) 王作榮 (1999) 丁懋時 (1999,同年另任他職) 蔣仲苓 (1999) 章孝嚴 (1999)
陳水扁聘任
2000-20082000.5
(28人)- 有給職:
謝東閔 (2001逝世) 李元簇 彭明敏 林義雄 鍾肇政 邱連輝 姚嘉文 許信良 孫運璿 李國鼎 蕭萬長 丁懋時 蔣仲苓 李鎮源
無給職:李遠哲 辜振甫 余陳月瑛 吳伯雄 殷宗文 張榮發 許文龍 黃昆輝 張建邦 陳田錨 蔡萬霖 吳澧培 林榮三 蔡萬才
增聘:唐飛 (2000)
2001.5
(23人)- 有給職:
彭明敏 鍾肇政 邱連輝 姚嘉文 許信良 孫運璿 李國鼎 (2001逝世) 李鎮源 (2001逝世) 張建邦 陳繼盛
無給職:李元簇 辜振甫 余陳月瑛 殷宗文 (2002辭職) 張榮發 許文龍 陳田錨 蔡萬霖 林榮三 蔡萬才 辜寬敏 葉明勳 唐飛
增聘:黃昆輝 (2002) 張俊雄 (2002) 賴英照 (2002) 伍世文 (2002)
2002.5
(30人)- 有給職:
彭明敏 鍾肇政 邱連輝 姚嘉文 (2002另任他職) 孫運璿 張建邦 陳繼盛 黃昆輝 張俊雄 賴英照 (2002另任他職) 倪摶九 郭衣洞 曾永賢 孫治平 孔德成
無給職:李元簇 辜振甫 余陳月瑛 (2003辭職) 張榮發 許文龍 陳田錨 蔡萬霖 林榮三 蔡萬才 辜寬敏 葉明勳 唐飛 伍世文 高玉樹 陳楷模
增聘:許水德 (2002) 陳師孟 (2003)
2003.5
(28人)- 有給職:
彭明敏 鍾肇政 邱連輝 孫運璿 張建邦 陳繼盛 黃昆輝 倪摶九 郭衣洞 曾永賢 孫治平 孔德成 高玉樹 許水德
無給職:李元簇 辜振甫 張榮發 許文龍 陳田錨 蔡萬霖 林榮三 蔡萬才 辜寬敏 葉明勳 唐飛 伍世文 陳楷模 辜濓松
2004.5
(27人)- 有給職:
彭明敏 鍾肇政 邱連輝 孫運璿 陳繼盛 黃昆輝 倪摶九 郭衣洞 孫治平 (2005逝世) 孔德成 許水德 吳澧培 康寧祥
無給職:李元簇 辜振甫 (2005逝世) 許文龍 張建邦 陳田錨 林榮三 辜寬敏 唐飛 陳楷模 辜濓松 高玉樹 林信義 湯曜明 陳河東 (2004逝世)
增聘:黃主文 (2005) 葉菊蘭 (2005)
2005.5
(26人)- 有給職:
彭明敏 鍾肇政 邱連輝 孫運璿 (2006逝世) 陳繼盛 倪摶九 郭衣洞 孔德成 許水德 吳澧培 康寧祥 葉菊蘭 黃主文
無給職:李元簇 許文龍 張建邦 陳田錨 林榮三 辜寬敏 陳楷模 高玉樹 (2005逝世) 林信義 湯曜明 蘇南成 林誠一 高俊明
增聘:吳榮義 (2006)
2006.5-
2008.5從缺馬英九聘任
2008-20162008.5-
2008.12從缺2009.1
(13人)- 無給職:
漢寶德 辜嚴倬雲 李家同 劉金標 張博雅 陳田錨 陳金讓 許文政 林柏榕 林淵源 饒穎奇 柯明謀 詹啟賢
2010.1
(14人)- 無給職:
漢寶德 辜嚴倬雲 李家同 劉金標 張博雅 (2010另任他職) 陳田錨 陳金讓 許文政 林柏榕 林淵源 饒穎奇 柯明謀 詹啟賢 劉兆玄
2011.1
(24人)劉兆玄 辜嚴倬雲 陳金讓 丁懋時 郭為藩 漢寶德 李家同 申學庸 林澄枝 蘇起 饒穎奇 趙守博 詹啟賢 黃正雄 高清願 劉金標 陳田錨 許文政 林柏榕 林淵源 柯明謀 塗德錡 (2011逝世) 陳庚金 陳烱松
2012.8
(21人)劉兆玄 辜嚴倬雲 陳金讓 丁懋時 郭為藩 漢寶德 (2014逝世) 李家同 申學庸 林澄枝 蘇起 饒穎奇 趙守博 詹啟賢 黃正雄 高清願 劉金標 陳田錨 許文政 林柏榕 柯明謀 陳烱松
增聘:胡為真 (2012) 江丙坤 (2012) 陳沖 (2013) 廖了以 (2013) 袁健生 (2014)
2015.3
(27人)劉兆玄 辜嚴倬雲 陳金讓 丁懋時 郭為藩 李家同 申學庸 林澄枝 蘇起 饒穎奇 趙守博 詹啟賢 黃正雄 劉金標 陳田錨 許文政 林柏榕 柯明謀 陳烱松 胡為真 江丙坤 陳沖 廖了以 袁健生 江宜樺 關中 楊進添
增聘:金溥聰 (2015)
蔡英文聘任
2016-現在2016.5-
2016.11從缺2016.11
(20人)吳勝雄 吳榮義 吳澧培 宋楚瑜 李明亮 李遠哲 林信義 姚嘉文 施朝暉 夏本‧嘎那恩 高俊明 (未就任) 張忠謀 (2016辭職) 張俊雄 陳博志 陳繼盛 彭明敏 (未就任) 辜寬敏 葉菊蘭 劉金標 (2016辭職) 蕭新煌
增聘:林全 (2017) 田弘茂 (2018)
2018.5
(17人)吳勝雄 吳榮義 吳澧培 宋楚瑜 (2019辭職) 李明亮 李遠哲 林全 林信義 姚嘉文 施朝暉 (2019逝世) 夏本‧嘎那恩 張俊雄 陳博志 陳繼盛 辜寬敏 葉菊蘭 蕭新煌
2021.2
(26人)王茂雄 田弘茂 吳勝雄 吳榮義 李明亮 李茂盛 李逸洋 沈國榮 林全 林信義 姚嘉文 夏本‧嘎那恩 孫大川 張俊雄 張博雅 許勝雄 陳博志 陳繼盛 曾道雄 辜寬敏 黃茂雄 黃崑虎 葉菊蘭 劉昭惠 蕭新煌 顏志發
2022.9
(27人)王茂雄 田弘茂 吳勝雄 吳榮義 李明亮 李茂盛 李逸洋 沈國榮 林全 林信義 姚嘉文 夏本‧嘎那恩 孫大川 張俊雄 張博雅 許勝雄 陳宏昌 陳博志 陳繼盛 曾道雄 辜寬敏 (2023逝世) 黃茂雄 黃崑虎 葉菊蘭 劉昭惠 蕭新煌 顏志發 (2023辭職)
增聘:邱義仁 (2022) 沈榮津 (2023)
圖騰 18: 白鏡 White Mirror
白鏡 波符 13 天的第 1 天
內在女神力: KIN.108 自我存在的黃星星
PSI(行星記憶資料庫): KIN.251 自我存在的藍猴
這天的星系印記是 KIN.118, 名號是 【磁性的白鏡】 、 【白鏡波符 之 磁性白鏡】 也可以是 【磁性白鏡.白鏡波符】 ,你比較喜歡哪一個稱號呢?
白鏡是20個波符中的第10個,鏡中人不是別人,就是自己,在這一段人生旅程中,沒有人陪伴著我們走,只有映照在鏡中的幻影,如影隨形、如實的映照著我們的一切,這一面鏡子,不是哈哈鏡,不扭曲、不變形,一切如實,詳實記錄生命中每一個點點滴滴,映照不是為了贖罪或是算帳,僅僅是紀錄記錄下這一切,我們共享著一切的如實體會,讓我們在回歸時能夠憶起所有過往,然後欣喜地感受到,我沒有白來這一遭,我這一生的點點滴滴都是得到祝福的存在。
KIN.118 位於 白鏡波符 13 天中的第 1 天,銀河音階為調性 1
調性 1 的名稱是磁性,重點在創造並展現自我特質。
在白鏡波符 13 天中,我們可以在每一天的靜心中問自己一個問題,今天是白鏡波符的第 1 天,我的問題是:我的目的是什麼?。白鏡,是我的目的。
今天的星際原型圖騰為白鏡,我們稱之為主印記, 白鏡的主題是反射,白鏡能夠理解人性,也可以印照出對方的外在以及內在能量,對於完美一詞有著獨特的標準,試著學習黑白共存讓白鏡有機會體驗到圓滿境界。
每個主印記都蘊藏著五大神諭,除了中央的主印記外,上下左右各有一個圖騰,分別為右邊的【支持】圖騰、上方的【引導】圖騰、左邊的【挑戰擴展】圖騰及下方的【隱藏推動】圖騰。
白鏡與紅龍相互為對方的支持圖騰, 紅龍支持著白鏡並給予勇氣,我們不見得敢面對全然的自己,紅龍的無懼精神讓我們知道其實還有更難的事物存在這世界上,然而面對全然的自己,僅僅是所有一切困難中,其中一個需要跨越的歷程而已。
白鏡的引導依據KIN的調性不同會有五種可能性,KIN.118的引導圖騰是白鏡 , 白鏡引導著我們認清自我,為我們的未來留下紀錄,將我們每一個思緒紀錄在天體運行中,在我們回歸的那個當下,迴向各所有的存在與眾生,為這個世界留下美麗色彩。
白鏡與黃星星相互為對方的挑戰擴展圖騰, 黃星星是白鏡的挑戰擴展,對於擅長反映出對方特質的才華來說,白鏡似乎讓人有一種,變化多端卻無自身特色的感受,相較於黃星星能夠特立獨行的行走於世間,兩者貌似無法和諧,然而當白鏡能夠理解接受變化多端,其實是一種無法仿效的獨特時,將展現出別具生面的風貌。
白鏡與藍夜相互為對方的隱藏推動圖騰, 白鏡在生命的歷程中,看透太多事間的不美好,追尋一個夢想或是作夢會是其動力來源。
當我們能將五大神諭力量啟動合一時,將可發揮出 KIN.108 自我存在的黃星星 的內在能量。
每年 7 月 10 日的 PSI(行星記憶資料庫)皆為 KIN.251 自我存在的藍猴 ,PSI(行星記憶資料庫)是我們圖騰調性中,另一個更高維度的自己,也是另一個我們值得學習及體會的課題。
磁性白鏡的 KIN260 肯定句是:【我能夠如實的面對全然的自己並且映照出他人真實的樣貌】
另外就彩虹數字來說 1931 年 7 月 10 日 有著 陽性密碼 22/4(1級)、陰性密碼 26/8(2級)的數字能量。
每一個圖騰印記都有著值得探討的深意,每一個數字更有著特殊的能量與意義,更多資訊我們將持續更新,歡迎多多分享本站內容,也邀請您來本站 粉絲專頁 按個讚,感謝您。
祝福你,祝福我.你是我,我亦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