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清照
-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女詞人
維基百科: (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北宋 齊州(今 山東省 濟南市)人,為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女 詞人。自號易安居士 [2] ,與辛幼安並稱「濟南二安」;又因其 詞有「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鳳凰臺上憶吹簫》)、「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如夢令》)、「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醉花陰》)三句,故人稱「李三瘦」。 生平[
編輯] 元豐七年二月初五日(1084年3月13日),李清照誕生於 北宋 齊州 章丘(今 山東省 濟南市 章丘區) 明水鎮(2004年,徐北文教授經過考證,撰文稱:李清照籍貫應該是齊州歷下人,即今濟南市歷城區人,但是其一生並未在濟南定居過)。父親 李格非進士出身,官至 禮部員外郎,是當時極有名氣的作家,深受當時文壇宗匠 蘇轼所賞識,常以文章相往來。母親王氏系出名門,高祖王景圖、曾祖王贊,都榮登進士,外曾祖父王準受封為漢國公,外祖父王珪在 宋神宗熙寧時為中書省平章事,元豐時為尚書 左僕射,都是執掌國家樞要的 丞相,受封為岐國公。善文學(《宋史·李格非傳》誤稱李清照母親王氏為懿恪公 王拱辰孫女)。 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李清照18歲,與長她三歲的 太學生 諸城 趙明誠結婚。趙是 金石家,夫妻二人前期生活安定優裕,詞作多寫閨閣之怨或是對出行丈夫的思念,如《 一翦梅》:「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1107年移居 青州。1127年金兵攻陷青州,李清照與丈夫南渡 江甯。 [3] 行至鎮江時,張遇陷鎮江府,鎮江守臣錢伯言棄城逃去。 建炎二年(1128年)春,始抵江甯府。 南渡后,生活困頓。
建炎三年(1129年), 趙明誠獨自前往就任湖州知事。 [4] 1129年丈夫于夏曆八月十八日卒于建康,李清照為文祭之:“白日正中,歎龐翁之機捷;堅城自堕,憐杞婦之悲深。”[5] 紹興元年(1131年)三月,赴越(今浙江紹興),在土民鐘氏之家,一夕書畫被盜。當年與丈夫收集的金石古卷,全部散佚,令她飽受打擊,其寫作轉為對現實的憂患,因此后期經曆了國破家亡、暮年飄零后,感情基調轉為凄怆沉郁,如《 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6] 李清照晚景頗為淒涼,或有說法稱
紹興二年(1132年)曾孤寡再嫁官右承務郎、監諸軍審計司官吏 張汝舟,但不久隨即離婚,甚至因此鬧上公堂。 [1] 約卒於1155年(此前另有1151年、1156年等不同說法)。陸遊《 夫人孫氏墓志銘》“夫人幼有淑質。故趙建康明誠之配李氏,以文辭名家,欲以其學傳夫人。時夫人始十餘歲,謝不可,曰:‘才藻非女子事也。’孫氏十歲時即 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 紹興二十五年四月初十日(1155年5月12日),李清照在憂鬱中與世長辭,享壽七十一歲。 根據《
宋史·藝文志》中說,李清照著有《易安居士文集》七卷、《易安詞》八卷 [7] ,皆佚散。現有《漱玉詞》的輯本,存其作約五十首。文學[
編輯] 李清照存世作品並不多,詞約50首,詩14首,文不足10篇。其實李清照集的宋刊本本來有很多,但都已經失傳,現存的作品都是從明清的選本、筆記中搜羅來的。現存最早的李清照集是
崇禎三年(1630)出版的 汲古閣《詩詞雜俎》,它所本的是 洪武三年(1370)年的抄本,收錄李清照詞17首。後來汲古閣又出未刻詞《漱玉詞》一卷,收李清照詞49首,成為收錄李詞最多的版本。 [8] 詞風[
編輯] 李清照像,清代 崔鏏繪 李清照前後期作品風格迥異。宋室南渡前,李清照生活美滿,作品熱情活潑,明快天真,多寫少女生活的無憂無慮,以及婚後的離別相思,充分表現女性閨閣的感情。宋室南渡之後,丈夫病死,又逢國家破亡,都一一映入詞作之中,李清照多寫顛沛流離之苦,孤獨無依之悲,纏綿淒苦,而入於深沉的傷感。
李清照前期詞風婉約,委婉含蓄。後期因歷經國破家亡、喪夫等之痛,詞風轉為孤寂淒苦。作詞特點為音律和諧,善於白描,刻畫細膩,形象生動,比喻貼切,用典妥貼,善用疊字、疊句和對句,喜以淺白之字和尋常之語入詞,淺近自然。
李清照對詩詞的分界看的很嚴格,她在《詞論》中提出“詞,别是一家”之說。主張詞必須尚文雅,協音律,鋪叙,典重,故實。李清照将婉約詞派推向了新的高峰。同時通過描寫個人的苦難遭遇,反映出兩宋之交整個國家、民族的曆史悲劇,創造了“易安體”風格特點:以尋常語入詞;格調凄婉悲怆;倜傥有丈夫氣。
同為宋代人的
朱熹說:“本朝婦人能文者,惟 魏夫人及李易安二人而已。”而后世對李清照的成就評價則更進一步,例如 楊慎就明确提出:“宋人中填詞李易安亦稱冠絕” [9] 。沈曾植将李詞的藝術魅力描述為:“堕情者醉其芳馨,飛想者賞其神駿” [10] 。鄭振铎亦極力稱贊李清照,但将其稱為“詩人”:“李清照是宋代最偉大的一位女詩人,也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一位女詩人,……像她那樣的詞,在意境一方面,在風格一方面,都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11] 。因其在文學方面的成就出類拔萃,亦被後世譽為「千古第一才女」。代表作[
編輯] - 詞:《
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一翦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小重山·春到長門草青青》、《 憶秦娥·臨高閣》、《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聲聲慢·秋情》、《 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 清平樂·年年雪裏》、《鳳凰臺上憶吹蕭 ・香冷金猊》、《 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孤雁兒 ·藤床紙帳朝眠起》等 - 詩:《浯溪中興碑詩》、《夏日絕句》、《皇帝閣春帖子》、《釣台》、《八詠樓》、《上樞密韓肖胄詩》
[12] 等。 - 文:《金石錄后序》、《詞論》、《
打馬圖序》、《投翰林學士綦崇禮啟》等 [12] 。
名句[
編輯] - 《
聲聲慢》開首七聯疊字:「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此乃公孫大娘舞劍手,本朝非無能詞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疊字者,用《文選》諸賦格。后疊又雲:「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又使疊字,俱無斧鑿痕。更有一奇字:「守定(編者注:此非筆誤,确是“定”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黑」字不許第二人押。婦人有此文筆,殆間氣也。(張瑞義《貴耳集》卷上)
- 宋人中填詞,李易安亦稱冠絕。使在衣冠,當與
秦七、 黃九争雄,不獨雄于閨閣也。其詞名《漱玉集》,尋之未得。《聲聲慢》一詞最為婉妙。其詞雲……山谷所謂以故為新、以俗為雅者,易安先得之矣。(楊慎《詞品》卷二)
- 予少時和唐宋詞三百阙,獨不敢次「尋尋覓覓」一篇,恐為婦人所笑。(沈謙《東江集鈔》)
元 伊士珍《 琅嬛記》有如下一段故事:「易安以重陽《 醉花陰》詞函緻趙明誠。明誠歎賞,自愧弗逮,務欲勝之。一切謝客,忌食忘寝者三日夜,得十五阕,雜易安作以示友人陸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隻三句絕佳』,明誠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正易安作也。」
- 《孤雁兒·藤床紙帳朝眠起》末三句:「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這是一厥悼亡丈夫趙明誠之詞,梅花本是貫穿從戀愛到婚姻的意象,此三句道出了丈夫離世后的茫然與無助。
-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清代著名詞學家黃蓼園在《寥園詞選》中說:「『綠肥紅瘦』,無限淒婉,卻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無數曲折,自是聖於詞者。」
- 《鳳凰台上憶吹簫・香冷金猊》:「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清代詞學家
陳廷焯評價為:「婉轉曲折,煞是妙絕」;當代詞學大師 唐圭璋稱此三句:「申言別苦。較病酒悲秋為尤苦。」
- 《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隻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 《一翦梅・紅藕香殘玉簟秋》:「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 《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
- 《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後世紀念[
編輯] 濟南市李清照紀念堂 濟南李清照舊居漱玉堂 山東省 濟南市李清照紀念堂
- 李清照紀念堂在
濟南市 趵突泉公園内 漱玉泉側,1959年建成,2001年擴建,占地四千余平方米 李清照紀念堂擴建工程竣工。紀念堂大門有 郭沫若手書“李清照紀念堂”額匾。紀念堂正中立李清照雕像。李清照舊居漱玉堂在紀念堂側,郭沫若手書額匾“易安舊居”。
- 山東省
章丘市明水鎮清照園
- 位于
百脈泉公園内,1997年建成。
- 山東省
青州市李清照紀念館
範公亭公園内,洋溪湖畔,建于1993年。
浙江省 金華市李清照紀念堂
- 位于
八詠樓内,紹興四年(1134年)李清照流落到金華,登樓作《題八詠樓》詩。1994年将八詠樓正廳改為李清照紀念堂。
- 浙江省
杭州市清照亭
- 西湖環湖南線景區柳浪聞莺公園内,2002年落成。
- 山東省
濟南市清照亭
- 蟠龍山森林公園内,2004年落成。
因李清照曾被稱為“藕花神”,故在
濟南 大明湖畔的 藕神祠有她的供像。 山東省 章丘市明水鎮一條道路名作清照大街,由原工業二路于2018年更名而來。 山東省 濟南市泉城廣場、 河南省 開封市濱河路有李清照的全身雕像。 - 1976年,
國際天文聯合會將 水星上一座 撞擊坑以她的名字命名,稱為 李清照撞擊坑,直徑61千米。 [13] [14] 金星上也有一個環形山以她的名字命名。李清照(英語:Li Qingzhao)直徑22.8千米。 [15]
- 簡接紀念
- 香港北區清河邨清照樓,2006年落成。
流行文化[
編輯] 維基文庫中該作者的作品:
李清照 維基語錄上的 李清照語錄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 李清照 影視[
編輯] - 1981年電影《
李清照》 謝芳 飾 - 1988年電視劇《李清照》
劉雪華 飾 - 1992年電視劇《李清照》
李岚 飾 - 1992年越劇電視劇《人比黃花瘦》
傅全香 飾 - 2003年越劇電視劇《李清照》
周柳萍 飾 - 2006年黃梅戲電視劇《李清照》
孫娟 飾 - 2008年越劇電視劇《李清照》
何英 飾 - 2016年京劇電視劇《李清照》
史依弘 飾 - 2020年電視劇《
清風明月佳人》 韓再芬 飾 - 2022電視紀錄片《中國》第二季
靳夢佳 飾
綜藝[
編輯] 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 百家講壇·李清照》 主講: 康震 東方衛視《斯文江南》 劉濤 飾 河南衛視《2022清明奇妙遊》 許佳琪 飾
話劇[
編輯] - 2014年話劇《李清照》
魏育佼 飾
音樂[
編輯] - 月滿西樓 演唱:
安雯 - 李清照 演唱:
汪蘇泷 - 李清照 演唱:
申霏霏 - 易安難安 企劃:
忘川風華錄 - 聲聲慢 演唱:
鄧福如 - 知否知否 演唱:
郁可唯、 胡夏 - 喜劇之王 演唱:
李榮浩
小說[
編輯] - 2002年台灣言情小說作家芃羽著作《夏日同學會》,提到與男主角曾經失散的已故兄長自知短命,便自詡冰人,在日記寫下李清照《漁家傲》一詞,希望孖生弟弟讀後能繼承遺志,娶他生前最愛的女同學為妻。
參見[
編輯] 濟南 漱玉泉 婉約派
參考文獻[
編輯] - ^
1.0 李清照再嫁之事,曆來存在不同的觀點。1.1 朱彧《 萍洲可談》說她:“不終晚節,流落以死,天獨厚其才而啬其遇,惜哉。” 晁公武《郡齋讀書志》亦載:“然無檢操,晚節流落江湖間以卒。”《碧雞漫志》中說:“趙死,再嫁某氏,訟而離之,晚節流蕩無歸。”李清照為了擺脫跟張汝舟的婚姻關系,舉報其“妄增舉數入官”,寫有《投翰林學士綦崈禮啟》。 趙彥衛《雲麓漫鈔》錄有“投內翰綦公崇禮啟:清照啟:素習義方,粗明詩禮。近因疾病,欲至膏肓,牛蟻不分,灰釘已具;嘗藥雖存弱弟,應門惟有老兵。……忍以桑榆之晚景,配茲駔儈之下材。身既懷臭之可嫌,惟求脫去;彼素抱璧之將往,決欲殺之。遂肆侵淩,日加毆擊;可念劉伶之助,難勝石勒之拳。局地扣天,敢效談娘之善訴;升堂入室,素非李赤之甘心。……清照敢不省過知慚,捫心識愧?責全責智,已難逃萬世之譏,敗德敗名,何以見中朝之士?雖南山之竹,豈能窮多口之談;惟智者之言,可以之無根之謗。”但也有不同的意見。清 俞正燮《癸巳類稿》、 陸心源《儀顧堂題跋》、 李慈銘《越缦堂乙集》都認為這封書信已遭人篡改,不足采信。 ^ “李氏自号易安居士……有才思,文章落紙,人争傳之”。(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卷十四 ^ 《金石錄后序》:“既長物不能盡載,乃先去書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畫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無款識者。后又去書之監本者,畫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凡屢減去,尚載書十五車,至東海,連舻渡淮,又渡江,至建康。”^ 一般學者都認為李清照夫妻生活恩愛美滿。但似乎未必如此,否則為何趙誠明未攜眷前往湖州就任。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斯蒂芬·歐文在所著《追憶》一書提到李清照在文章中透露一些細節。《金石錄后序》提到:“收書既成,歸來堂起書庫大櫥,簿甲乙,置書冊。如要講讀,即請鑰上簿,關出卷帙,或少損污,必懲責楷完塗改,不復向時之坦夷也。是欲求適意反取憀慄。”,對此李清照曾表達出“余性不耐”的不滿。文中亦提到“分香賣履”,有學者考證出趙誠明曾納妾。(朱靖華、戴學忱《論李清照詞“欲說還休”的複雜内涵》)^ 謝伋:《四六談麈》卷一 ^ 張端義《貴耳集》:“南渡以來,(李清照)常懷念京、洛舊事。晚年賦《永遇樂》詞雲:‘落日熔金,暮雲合璧。’” ^ 《宋史·李清照》 ^ 徐培均. 李清照集箋註. 北京: 中華書局. 2002.^ 楊慎《詞品》^ 沈增植《菌閣瑣談》^ 鄭振铎《中國文學史》- ^
12.0 (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卷十四12.1 ^ Li Ch'ing-Chao. Gazetteer of Planetary Nomenclature. NASA. [3 July 2012]. (原始内容 存檔于2021-03-13). ^ Moore, Patrick.The Data Book of Astronomy. Institute of Physics Publishing. 2000. ISBN 0-7503-0620-3. ^ Li Qingzhao. NASA. (原始内容 存檔于2021-03-13).
- 徐北文主編 《李清照全集評注》濟南出版社
ISBN 978-7-80572-410-2/I - 李清照詞欣賞 王光前 著 書樓出版社
外部連結[
編輯] - 艾朗諾.
才女之累贅:李清照的重塑與再造. 複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 (5). ISSN 0257-0289. CNKI FDDX201305007. NSSD 47302813 . ( 原始内容存檔于2021-01-14). - 艾朗諾. 李清照的傳記:明清時期. 荊楚理工學院學報. 2011, 26 (3): 5–12.
ISSN 1008-4657. 。CNKI JMZY201103003. NSSD 37400949 . - 艾朗諾. 散失與累積:明清時期《漱玉詞》篇數增多問題. 中國韻文學刊. 2012, 26 (1): 40–46.
ISSN 1006-2491. 。doi:10.16275/j.cnki.ywxk.2012.01.007. CNKI YWXB201201008. NSSD 40524087 .
規範控制 -
WorldCat Identities BIBSYS: 90237584 BNE: XX1650267 BNF: cb119129450 (data) CALIS: n2004113863 CBDB: 0019713 CiNii: DA06917277 CYT: AC000216423 FAST: 1830798 GND: 118978195 HKCAN: 9811105431603406 ISNI: 0000 0001 0783 6933 J9U: 987007274382705171 LCCN: n79103957 LNB: 000220827 MusicBrainz: 5ed52625-51fa-4c26-a289-60a524717e62 NDL: 00674772 NKC: jn20000701047 NLA: 36597784 NLC: 053708645 NLK: KAC200413197 NLP: a0000003546931 NNL: 000422925 NTA: 140095799 SELIBR: 257377 Sinica: 018180 SUDOC: 026989484 VIAF: 73832575
- 詞:《
圖騰 4: 黃種子 Yellow Seed
藍鷹 波符 13 天的第 10 天
內在女神力: KIN.122 超頻的白風
PSI(行星記憶資料庫): KIN.166 行星的白世界橋
這天的星系印記是 KIN.244, 名號是 【行星的黃種子】 、 【藍鷹波符 之 行星黃種子】 也可以是 【行星黃種子.藍鷹波符】 ,你比較喜歡哪一個稱號呢?
藍鷹是20個波符中的第19個;看清能量場是一個重要的過程,我們透過每一個循環,去感受去體會,究竟這個世界就如果我們肉眼看到的這樣狹隘貧脊,還是真有那個麼一個我們無法言喻的能量世界存在著,鷹的眼是一種象徵,象徵著我們可以穿透物質的現實看到更深一層的真實,沒有人可以躲過這一個試驗,看不清的人終其一生就如同沒來過一般,縱然有著鉅額財富也是過眼雲煙一般付諸流水,然而看透表象的雙眼可以讓我們無時無刻都感受身心富足,因為我們從來就不缺任何,我們不缺時間、不缺金錢、不缺陪伴、不缺愛。
KIN.244 位於 藍鷹波符 13 天中的第 10 天,銀河音階為調性 10
調性 10 的名稱是行星,具有兩倍的顯化能量,能夠將之前儲備的經驗與積累,如實的展現在世人面前。
在藍鷹波符 13 天中,我們可以在每一天的靜心中問自己一個問題,今天是藍鷹波符的第 10 天,我的問題是:我在人世間的顯化是什麼?。黃種子,能使我完成人世間的顯化。
今天的星際原型圖騰為黃種子,我們稱之為主印記, 黃種子人有著純粹的良善天真,表象為大智若愚,執行力看似緩慢,不需迎合他人期待,放下焦慮可自在成長。
每個主印記都蘊藏著五大神諭,除了中央的主印記外,上下左右各有一個圖騰,分別為右邊的【支持】圖騰、上方的【引導】圖騰、左邊的【挑戰擴展】圖騰及下方的【隱藏推動】圖騰。
黃種子與藍鷹相互為對方的支持圖騰, 藍鷹能給予黃種子無限的祝福與愛,並透過不同的視角給與相對應的能量與祝福。
黃種子的引導依據KIN的調性不同會有五種可能性,KIN.244的引導圖騰是黃人 , 黃人引導著我們崇尚智慧,探求內心的平靜能量,在一次次更深入看見自己內在的過程,我們能夠更清楚,所有的連結無須外求,我與內在的連結越緊密,生命將越加的繽紛。
黃種子與白巫師相互為對方的挑戰擴展圖騰, 白巫師是黃種子的挑戰擴展,黃種子蘊藏著無限的希望未來,然而種子發芽茁壯需要時間,然而從黃種子的視角,白巫師的信手捻來快速成就,似乎少了點歷程的經歷體驗,然而所有的歷程不論快慢好壞,其實都會是滋養黃種子成長的所需養分。
黃種子與紅地球相互為對方的隱藏推動圖騰, 沒有紅地球的土壤,黃種子無法深耕發芽,紅地球的包容能夠讓黃種子在成長過程,無後顧之憂的成長茁壯。
當我們能將五大神諭力量啟動合一時,將可發揮出 KIN.122 超頻的白風 的內在能量。
每年 3 月 13 日的 PSI(行星記憶資料庫)皆為 KIN.166 行星的白世界橋 ,PSI(行星記憶資料庫)是我們圖騰調性中,另一個更高維度的自己,也是另一個我們值得學習及體會的課題。
另外就彩虹數字來說 1084 年 3 月 13 日 有著 陽性密碼 20/2(2級)、陰性密碼 20/2(7級)的數字能量。
每一個圖騰印記都有著值得探討的深意,每一個數字更有著特殊的能量與意義,更多資訊我們將持續更新,歡迎多多分享本站內容,也邀請您來本站 粉絲專頁 按個讚,感謝您。
祝福你,祝福我.你是我,我亦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