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德爾 Georg Friedrich Händel
-
巴洛克音樂作曲家
維基百科: (德語:Georg Friedrich Händel[1] ,1685年2月23日—1759年4月14日),巴洛克音樂作曲家,創作作品類型有 歌劇、 神劇、 頌歌及 管風琴 協奏曲,著名作品為《 彌賽亞》。韓德爾出生於 神聖羅馬帝國,后來定居並入籍 英國 [2] ,他的名字亦改為英語化的喬治·弗雷德裏克·韓德爾(英語:George Frideric (or Frederick) Handel)。 韓德爾的風格明顯受到義大利巴洛克風格的作曲家以及德國中部傳統
複音音樂的影響。音樂家 溫頓·迪恩 認為:「從韓德爾的歌劇中可以看出他不隻是位偉大的作曲家,也是第一流的劇作家」[3] 。在歌劇《亞力山大的盛宴 》(1736年)受到好評之後,他將合唱部份翻譯為英文。在《彌賽亞》(1742年)成功之後,韓德爾沒有再寫過義大利文的歌劇。他在英國最後的十五年幾乎眼盲,是一個受尊重的富人。韓德爾于1759年去世,人們為他舉行隆重的國葬,安葬在 西敏寺。 韓德爾被譽為是巴洛克時期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其作品《
水上音樂》、《 皇家煙火》和《 彌賽亞》至今仍然廣為人知 [4] 。他創作了四首加冕頌歌 ,其中《牧師扎多克》(1727年)是為 喬治二世的登基所作,後來在每次英皇加冕時演奏。韓德爾在三十年內創作了四十余首歌劇,1960年代以來,巴洛克音樂及 復古風格演奏的複興令人們對韓德爾的 正歌劇重新燃起了興趣。 簡介[
編輯] 韓德爾1685年2月23日出生于
神聖羅馬帝國 馬格德堡公國的 哈雷,他的父親格奧爾格·韓德爾(Georg Händel)是一個 理發師兼外科醫師 [5] ,堅持要讓他學習法律,於是從小便禁止他學音樂。據說韓德爾早年曾於 薩克森 哈雷文理中學就讀。校長是一位出色的音樂家。但韓德爾是否真的在此就讀,以及待了多長時間仍不得而知。但根據多數傳記作家的說法,韓德爾的父親由於禁止兒子接受任何音樂教育而讓韓德爾從此中學退學。 6歲時,韓德爾無意間發現了家中的
古鋼琴,便趁晚上偷偷去彈琴。直到七歲那年,韓德爾隨父親前去拜訪薩克森宮廷,無意中被阿柔夫 公爵聽到他優美純熟的琴音,於是父親在公爵的指示下將他託給 哈勒 摯愛聖母市場教堂的管風琴手 弗裏德裏希·威廉·查豪 ,接受系統的音樂教育。韓德爾就能嘗試創作一些為宗教禮儀和活動用的清唱劇作品。1702年,韓德爾成為哈雷教堂的管風琴師,並順父親的遺願去念
法律系,他在 哈雷-維滕貝格大學注冊,在 克裏斯蒂安·托馬西烏斯 的門下學習法律[6] ,兼為教堂譜寫每個禮拜天的彌撒曲,更是在1702年發表了2齣 歌劇,有人要贊助他,他出于自尊而回絕。 1705年,他創作的歌劇獲得成功,后自己出錢去
意大利進修。曾經有一次在一名 樞機的演奏會上遇見 多梅尼科·斯卡拉蒂,樞機便請他們來一場比賽,第一場不分軒輊,第二場斯卡拉蒂表示不比所以由韓德爾獲勝。這比賽使兩人的感情更加深厚。學習三年後,他回國在 漢諾威擔任宮廷樂長。 1712年,他到
英國旅行又受到 安妮女王的器重便長期停留在 倫敦,使得漢諾威選帝侯 格奧爾格一世很生氣。不巧不久後安妮女王去世,由安妮的表兄格奧爾格一世繼承英國王位,是為 喬治一世,韓德爾怕喬治一世生氣,1717年便為了 泰晤士河上舉辦的王室聯歡會寫作了著名的作品《 水上音樂》(1717年),喬治一世聽了之后非常高興,原諒了他的不辭而别,并賞他每年兩萬鎊津貼,鼓勵他繼續進行創作(也有人說這是穿鑿附會,事實上漢諾威侯到了英國後,仍重用韓德爾)。 他從此定居
英國。兩年後成立了皇家音樂協會,又到各地尋找歌劇 歌手,這段期間不眠不休,也沒結婚,幾乎一生的青春都投注在英國,之後受聘為英國宮廷教堂樂長,寫了約46齣 歌劇及36齣 神劇。最著名的神劇是《 彌賽亞》、《 水上音樂》組曲和《 皇家煙火》。 韓德爾晚年得了眼疾雙目失明,最後一次演奏是在考芬園的彌賽亞公演,當晚病入膏肓,一週後(1759年4月14日)病逝於
布魯克街 府邸。去世后以最高規格安葬在[7] ,享年74歲。韓德爾和
巴赫同年出生,隻相差一個月,兩人被認為是 巴洛克音樂集大成的代表人物,巴赫一生窮困而子嗣衆多,韓德爾沒有婚姻卻一生享有盛名和榮華。可惜的是巴赫雖然很想求見韓德爾,卻因錯過機會,從未見過面 [8] 。作品[
編輯] 在英國期間,韓德爾時有佳作,著名作品有《
水上音樂》、《 皇家煙火》(1749年)及《 彌賽亞》(1741年)等。 韓德爾是一位多産的作曲家,一生創作了大約41部
歌劇,5首頌歌,5首加冕贊美歌,37支 奏鳴曲,20支管風琴曲,還有許多教廷音樂及音樂小品。他還擔任音樂指揮和 藝術總監,親自參加劇院的管理、技術協調等事務工作。后來他轉向創作 神劇,将聲部的獨立地位用 和聲代替。 1743年,《
彌賽亞》在倫敦上演,據聞英王 喬治二世親臨劇院。當聽到第二部分終曲《 哈利路亞大合唱》時,國王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站立起來聽完了全曲,将它稱為“天國的國歌”,其他人也一同站立 [9] [10] 。現今音樂會演奏此曲時全體觀眾均會起立聆聽,成為一個非常特別的慣例。影響[
編輯] 國王劇院的一場舞會 十八世紀有二個人保存及收集韓德爾的作品,一位是鄉紳
塞繆爾·赫利爾爵士 ,他的收集後來形成肖-赫利爾 音樂收藏的主軸[11] ,另一位是廢奴主義者格蘭維爾·夏普 [12] 。國家肖像館在韓德爾誕生三百週年的紀念展,其目錄有列出這兩位十八世紀末的人,稱他們是「藉由他們積極的熱情,留給我們(有關韓德爾)確實的證據」 [13] 。在韓德爾死後,他的義大利歌劇幾乎消失,隻剩下像《
塞爾斯 》中的《懷念的樹蔭 》等。韓德爾的神劇繼續演出,但在他死後不久,人們認為需要再做一些調整,莫札特編寫了《彌賽亞》及其他作品的德文版。在十九世紀及二十世紀的前半,特別是在英語世界中,韓德爾的稱譽主要是因為他的英文神劇,常常是由許多的合唱團由業餘聲樂家所演唱。在韓德爾逝世一百年的1859年,在 水晶宮演出了《彌賽亞》,有2765名聲樂家及460名演奏家參與,聽眾約有一萬人。 在
早期音樂復興 時期,韓德爾的許多歌劇在歌劇院及音樂廳中演奏。像《朱利奧·凱撒 》(作品HWV 17,1724年)、《塔梅拉諾 》(1724年)及《羅德琳達 》(1725年)各有不同的風格,都認為是傑作。海頓、 莫札特及 貝多芬等人都研究過韓德爾的作品。 參考資料[
編輯] - 參照
^ "Handel" (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 互聯網檔案館) entry in 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 ,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1998.^ British Citizen by Act of Parliament: George Frideric Handel. Parliament.uk. 14 April 2009 [13 April 2012]. (原始内容 存檔于2012-05-04). ^ Dean, Winton.Handel and the Opera Ser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9: 19. ISBN 978-0520014381. ^ George J. Buelow (2004). "A History of Baroque Music". p. 476.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4^ Deutsch 1955,第1頁 ^ Keates 1985,第17–18頁 ^ Young 1966,第60頁 ^ Dent 2004,第23頁 ^ Rise and say "Hallelujah" (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 互聯網檔案館)波士頓環球報(The Boston Globe)。寫於2009年12月19日,2013年3月31日查閱。 ^ 上述說法是在1780年的一封個人書信中提及,此外根據現時所保存和掌握的資料,皆不能證明喬治二世當日真的有出席過這場音樂會。^ Best, Terence, ed. Handel collections and their history, a collection of conference papers given by the international panel of distinguished Handel scholars. Clarendon Press, 1993^ Prince Hoare (編).Memoirs of Granville Sharp. Colburn. 1820: XII. ...he had a voluminous collection of Handel's scores...
^ p 239. Handel, a celebration of his life and times, 1685–1759. Jacob Simon,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Great Britain), 1985.
- 書目
- Young, Percy Marshall. Handel. New York: David White Company. 1966.
- Deutsch, Otto Erich.
Handel: A Documentary Biography. 1955. - Dent, Edward Joseph. Handel. R A Kessinger Publishing. 2004.
ISBN 1-4191-2275-4. - Keates, Jonathan.
Handel: The Man and His Music.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85.
參見[
編輯]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韓德爾作品目錄 韓德爾故居博物館( 英國 倫敦 梅費爾)
外部連結[
編輯]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 格奧爾格·弗裏德裏希·亨德爾 Handel Reference Database (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 互聯網檔案館)(英文) 互聯網檔案館上 與亨德爾有關的書籍 古騰堡計劃上的 亨德爾傳記(Edward Dent著) (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 互聯網檔案館) 亨德爾的作品 - 古騰堡計劃 亨德爾傳記(Friedrich Chrysander著)(德文) 亨德爾的生平細節資料(英文) - 亨德爾故居:
亨德爾之家(Händel-Haus)(位于 薩克森-安哈爾特 哈雷,亨德爾的出生地)(英文)(德文) 亨德爾故居博物館 (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 互聯網檔案館)(倫敦)(英文)
樂譜和錄音
亨德爾的免費樂譜,由 國際樂譜典藏計劃提供 公有領域聲樂檔案館上 格奧爾格·弗裏德裏希·亨德爾的作品 亨德爾部分作品的多種格式樂譜( 烏托邦計劃 )(英文)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 互聯網檔案館) 亨德爾樂譜(Cantorion.org) (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 互聯網檔案館) 亨德爾樂譜(free-scores.com) (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 互聯網檔案館) 亨德爾作品MIDI文件(Kunst der Fuge) (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 互聯網檔案館) 亨德爾作品的圓筒錄音 (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 互聯網檔案館)(來自 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圖書館的UCSB圓筒音頻檔案)(英文)
巴洛克音樂 早期作曲家
(約1600年)義大利葛利高裏歐·阿雷格裏 朱利歐·卡契尼 吉羅拉莫·弗雷斯科巴爾第 喬萬尼·加布裏埃利 溫琴佐·伽利萊 斯特凡諾·蘭迪 蒙特威爾第 雅各布·佩裏
德國米高·普雷托流斯 約翰·沙因 薩缪爾·沙伊特 海因裏希·許茨
其他地區奧蘭多·吉本斯 威廉·勞斯 揚·皮泰爾索恩·斯韋林克
中期作曲家
(約1650年)義大利賈科莫·卡裏希米 佛朗西斯科·卡瓦利 喬瓦尼·列堅齊 A. 斯卡拉蒂 亞曆山德羅·斯特拉代拉
法國馬克-安東尼·夏龐蒂埃 讓-巴蒂斯特·呂利 馬蘭·馬雷
德國布克斯特胡德 帕赫貝爾 約翰·亞當·萊因肯
其他地區海因裏希·比貝爾 約翰·道蘭德 約翰·卑利霍 亨利·珀塞爾 加斯帕·桑茲
晚期作曲家
(約1700年)義大利阿爾比諾尼 喬萬尼·博農奇尼 科雷利 法蘭西斯科·吉米尼亞尼 彼得羅·羅卡泰利 安東尼奧·洛蒂 亞歷山德羅·馬切羅 佩爾戈萊西 尼可拉·波波拉 D. 斯卡拉蒂 托雷利 韋瓦第 塔替尼
法國庫普蘭 米歇爾·理查德·德拉蘭德 伊麗莎白·賈客·德·拉格(女) 讓-瑪麗·勒克萊爾 格奧爾格·穆法特 拉莫
德國巴哈 約翰·弗裏德裏希·法施 約翰·卡斯帕爾·費迪南德·菲舍爾 克裏斯多夫·格勞普納 韓德爾 約翰·約阿希姆·匡茲 泰勒曼 西爾維厄斯·利奧波德·魏斯
其他地區耶利米·克拉克 約翰·約瑟夫·富克斯 約翰·斯塔米茨 揚·迪斯馬斯·澤倫卡
加蘭特風格
(約1740年)托馬斯·阿恩 C.P.E. 巴哈 J.C. 巴哈 W.F. 巴哈 弗朗茲·本達 路易吉·博凱裏尼 威廉·博伊斯 弗朗蒂舍克·布裏克西 約翰·阿道夫·哈塞 喬凡尼·巴蒂斯塔·馬蒂尼 約瑟夫·米斯利維切克 約翰·約阿希姆·匡茲 薩馬丁尼
配器 巴洛克式管弦樂團 巴洛克樂器 低音管 大提琴 小鍵琴 郵號 低音提琴 鼓 長笛 古鋼琴 巴洛克結他 豎琴 大鍵琴 魯特琴 雙簧管 管風琴 直笛 薩克巴長號 西奧伯琴 巴洛克小號 維奧爾琴 中提琴 巴洛克小提琴 低音維奧爾琴
曲種 詠嘆調 法國芭蕾 清唱套曲 卡農 短歌 小曲 隨想曲 恰空 衆贊歌 聲器樂混合曲 協奏曲 大協奏曲 巴洛克舞蹈 庫朗特 加沃特 基格 小步舞曲 帕薩卡利亞舞曲 薩拉班德
幻想曲 福利亞舞曲 賦格 大經文歌 牧歌 彌撒曲 歌劇 前奏曲 宣敘調 裏切爾卡 教會奏鳴曲 三重奏鳴曲 組曲
相關主題 英倫諸島的巴洛克音樂 對位法 古樂復興 古樂節 古樂團列表 復古風格演奏
數字低音 單音音樂 不等音符 威尼斯複唱風格 琶音風格
背景 早期古典音樂 文藝複興音樂 至巴洛克音樂的轉變
共曉時期 古典主義音樂 風格主義 巴洛克藝術 洛可可
主要古典音樂作曲家 中世紀及 文藝複興 中世紀赫德嘉·馮·賓根 文藝複興帕萊斯特裏納 巴洛克時期 早期蒙特威爾第 許茨
中期A.斯卡拉蒂 珀塞爾 呂利 帕赫貝爾 科雷利
晚期J.S.巴赫 亨德爾 維瓦爾第 D.斯卡拉蒂 泰勒曼 拉莫
古典主義時期 早期海頓 薩馬丁尼 C.P.E.巴赫 格魯克
中期海頓 莫扎特 克萊門蒂 博凱裏尼
晚期貝多芬 舒伯特 帕格尼尼 胡梅爾
浪漫主義時期 早期貝多芬 凱魯比尼 韋伯 帕格尼尼 羅西尼 貝利尼 多尼采蒂 舒伯特 門德爾松
前期F.門德爾松 肖邦 舒曼 李斯特 梅耶貝爾
中期威爾第 瓦格納 雅克·奧芬巴赫 勃拉姆斯 小約翰·施特勞斯 布魯克納 弗蘭克 古諾 比才 聖桑 布魯赫 維尼亞夫斯基
民族樂派 格林卡 強力集團 柴可夫斯基 斯美塔那 德沃夏克 西貝柳斯 阿爾貝尼茲 格裏格
后浪漫主義 福雷 馬勒 理查德·施特勞斯 拉赫瑪尼諾夫 埃爾加 格拉祖諾夫 普契尼 蘇薩
20世紀 印象主義音樂 德彪西 拉威爾 薩蒂
新民族樂派雅納切克 巴托克 沃恩-威廉斯 拉赫瑪尼諾夫 普羅科菲耶夫 肖斯塔科維奇 哈恰圖良 伯恩斯坦 維拉-羅伯斯 格什溫 科普蘭
第二維也納樂派 勳伯格 韋伯恩 貝爾格
新古典主義音樂 斯特拉文斯基 欣德米特
簡約主義 格拉斯 萊奇 亞當斯 帕特 凱奇
其他梅西安 規範控制 -
WorldCat Identities BIBSYS: 90051292 BNA: 000021545 BNC: 000064328 BNE: XX1108806 BNF: cb139873218 (data) CiNii: DA03739376 CONOR: 9546339 FAST: 45463 GND: 118544489 ISNI: 0000 0001 2275 9702 J9U: 987007282703205171 LAC: 0004J0586 LCCN: n79129204 LNB: 000034911 MusicBrainz: 27870d47-bb98-42d1-bf2b-c7e972e6befc NDL: 00442362 NKC: jn19990003280 NLA: 35167864 NLK: KAC199611188 NLP: a0000001231652 NNL: 000552089 NSK: 000037446 NTA: 068387032 RKD: 483683 ICCU: CFIV041049 SELIBR: 206359 SNAC: w6668khj SUDOC: 027271706 ULAN: 500449411 VIAF: 5126950
圖騰 11: 藍猴 Blue Monkey
黃種子 波符 13 天的第 8 天
內在女神力: KIN.25 水晶的紅蛇
PSI(行星記憶資料庫): KIN.159 電力的藍風暴
這天的星系印記是 KIN.151, 名號是 【銀河星系的藍猴】 、 【黃種子波符 之 銀河藍猴】 也可以是 【銀河藍猴.黃種子波符】 ,你比較喜歡哪一個稱號呢?
黃種子是20個波符中的第12個;種子的能量無限,代表的是創意的思維,生命是一種生生不息的輪轉,透過種子的生命力,我們看到了無限的可能性與世界的超然性,沒有什麼是比希望更美的體驗了,我們在希望中感受到無窮無盡的能量,而種子正是希望的具體展現,當我們種下心願、許下期待,就算成長後的樣貌不如預期,但我們在盡心照顧時投入的愛,卻是實實在在不容質疑,也因為是那期待與付出,讓我們可以真真實實的感受到,生命是能量的無限交織與生生不息的動態循環。
KIN.151 位於 黃種子波符 13 天中的第 8 天,銀河音階為調性 8
調性 8 的名稱是銀河星系,重點在於協調自身與眾人能量,擴大服務的形式與範圍,讓美好世界如繁星般耀眼並備受期待。
在黃種子波符 13 天中,我們可以在每一天的靜心中問自己一個問題,今天是黃種子波符的第 8 天,我的問題是:我是否忠於我的信念生活?。藍猴,能使我忠於我的信念生活。
今天的星際原型圖騰為藍猴,我們稱之為主印記, 藍猴象徵著遊戲的本質,這樣的玩耍並非無目的任意打擾別人或放空,而是在規則內看見真實,在幻象後自在玩樂。
每個主印記都蘊藏著五大神諭,除了中央的主印記外,上下左右各有一個圖騰,分別為右邊的【支持】圖騰、上方的【引導】圖騰、左邊的【挑戰擴展】圖騰及下方的【隱藏推動】圖騰。
藍猴與黃星星相互為對方的支持圖騰, 黃星星能夠讓藍猴的深度得以更有層次的展現,藍猴並不是僅僅在遊戲中玩樂,而是有著內在的思維與規劃,黃星星可以包裝出一套,極具個人色彩的藍猴遊戲精裝包。讓一切得以留世芬芳。
藍猴的引導依據KIN的調性不同會有五種可能性,KIN.151的引導圖騰是藍鷹 , 透過藍鷹的引導,我們看透事物的本質,看到能量的型態,看到真實的架構,看到無與倫比的美麗,沒有什麼比真實的純粹更能讓我們感動與舒適,所有的一切在藍鷹的引導下,如實呈現。
藍猴與紅龍相互為對方的挑戰擴展圖騰, 紅龍是藍猴的挑戰擴展,藍猴總是給人一種奇幻無法捉摸甚至有點戲謔的形象,對於感受上總是處於武裝狀態的紅龍也許會有著發自內心的排斥感,當藍猴可以體會發揮紅龍的勇敢無畏精神時,也許那樣的積極可以讓藍猴的奇幻能量更加有深度。
藍猴與白狗相互為對方的隱藏推動圖騰, 藍猴的詼諧對於某些人來說貌似訕笑,白狗純淨的心意可化解那樣的尷尬,並將善能量清晰穩固的傳遞到他人身上。
當我們能將五大神諭力量啟動合一時,將可發揮出 KIN.25 水晶的紅蛇 的內在能量。
每年 2 月 23 日的 PSI(行星記憶資料庫)皆為 KIN.159 電力的藍風暴 ,PSI(行星記憶資料庫)是我們圖騰調性中,另一個更高維度的自己,也是另一個我們值得學習及體會的課題。
銀河星系藍猴的 KIN260 肯定句是:【我能夠忠於信念,擴大詼諧與知識乘載無限包容的智慧樣態】
另外就彩虹數字來說 1685 年 2 月 23 日 有著 陽性密碼 27/9(2級)、陰性密碼 24/6(5級)的數字能量。
每一個圖騰印記都有著值得探討的深意,每一個數字更有著特殊的能量與意義,更多資訊我們將持續更新,歡迎多多分享本站內容,也邀請您來本站 粉絲專頁 按個讚,感謝您。
祝福你,祝福我.你是我,我亦是你